展开

小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群落稳定性构建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构建中的植物配置问题日益突出,如绿地树种单一、结构单调、植物群落不稳定、易退化,养护成本过高,病虫害严重,生态功能低等,未能很好的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本文简述了目前城市绿地群落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城市绿地;稳定性构建;生物多样性

一.引言

由于现代城市化建设的需要,绿化用地往往被城建用地挤兑。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发挥绿地最大的生态效益成为今后城市绿地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发展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花相结合的生态稳定性群落,建设功能良好的立体式绿化环境,再现自然植被,成为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促进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植物的选择和配植

(1)根据功能选配

绿地系统规划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对于科学构建生态系统起决定性作用。要达到生物多样性的目的,除了提倡乔、灌、草结合,常绿落叶兼顾,速生慢长共存,以及适地适树等基本原则之外,应重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即能否为鸟类、昆虫、食草动物等消费者提供食物,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观果树种的数量和挂果季节分配能否为城市留鸟提供正常的食物。通过科学设计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的目的。

(2)根据生境类型选配

生态学中有\"群落生物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的原理,也就是说,通过增加物种多样性能有效提高群落的稳定性。然而常常被人们忽略的是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可能随不同地区的生境不同而改变,如炎热干旱的沙漠气候区形成一个稳定群落的所需要的物种数肯定比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区少很多。因此,根据生境类型选择适生树种,对构建稳定的绿地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光照、水分和土壤3个自然因素,城市的生境类型进行分类,将城市绿地归为喜光—耐旱—耐瘠薄型、喜光—耐旱—中性土型、喜光—耐旱—喜钙土型、喜光—中生—喜疏松土型、喜光—耐湿型、半日照—中生—喜肥沃型、半日照—喜湿润—喜酸性土型、耐阴—中生型、耐阴—喜湿型9个生境类型,运用生境因子分析方法,按园林植物配置的\"适地适树\"原则,将园林植物归入相应的类型中,再根据群落学原理进行配植,有效提高了生态系统稳定性,这对促进绿地系统天然更新,降低植物养护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古树名木和乡土植物

古树名木和乡土树种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的结果,是与本地气候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地区性植物。古树名木对当地气候环境的长期适应能力可作为树种规划的参考依据,大力利用乡土植物,可构建具有城市地区性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同样有助于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风貌。

三.群落的构建

(1)人工群落

在生态系统中,由于受遗传、受粉及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生物机制的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只有在群落的水平上才能得到很好地维持和保护。研究表明,由乔灌草组成的立体式群落结构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能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也为昆虫、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引入提供良好的条件。依据群落树种的重要值高低,确定拟建人工群落中建群种、优势种和伴生种,使拟建人工群落中各树种的数量比例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地自然植被中群落类型的多寡,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构建的人工群落类型数量。

(2)自然群落

大泽雅彦根据人为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程度,把城市植被分为人工栽培群落、残存自然群落和城市杂草群落3个类型人工栽培群落是指人为引入城市区域的群落类型,主要有市区的花坛、绿地以及郊区的农田和人工防护林等。其中,后两者在城市中所占比例已经不多,但是在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方面却能发挥很大作用。过去,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有时被看作是视觉差、景观低劣的荒芜地,但它们常具有地带性群落特征,含有丰富的乡土植物,与野生动物也有较好的生态关系,生物多样性潜力很大。

在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中,应更多考虑如何恢复和重建城市自然生态景观,在确保景观美学需要的前提下,使它们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丰富城市景观,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自然绿化在我国尚属于探索阶段,但是在发达国家,\"近自然\"群落建设的理念和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和推广,以草坪为例,人工草坪不仅维护费用高,而且农药化肥的投入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埃姆舍公园\"规划项目之一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有野生植被,让其在废弃地受污染土壤上进行自然生态演替,营造出林木繁茂,野草丛生的自然生境,成为多种植物生长和鸟类栖息的场所,形成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的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恢复形式,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一度称为工业区改造的典范。我国自然绿化早已用于荒山绿化造林、尾矿地的植被恢复、高速公路两侧绿带建设、海岸防护林、水源生态涵养林、农田林网等方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40.html


上一篇:浅谈新农村规划实施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城市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