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黑龙江地区松树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本文对黑龙江地区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松树的选种、整地、育苗、造林等方面。为解决黑龙江地区松树种植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黑龙江地区 松树 栽培技术

松树属于松科、常绿乔木科,它的树干较粗,枝叶茂盛,不仅能经住风吹雨打,而且也不怕天寒地冻。松树分布广、数量多、用途大,特别是在荒山绿化,园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绿色工程上为我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黑龙江地区的气候及土壤特点

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黑龙江省比南方各省区云量少,日照时数多,而且幅射强度大,植物在生长季节可得到充分的光照。年平均气温一般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5到8℃。冬半年低温限制了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但这种寒冷气候适于耐寒力很强的红松和落叶松等珍贵树种生存。夏季\"雨热同季\"的气候优势,可促使一年生作物迅速生长,短期成熟。在这个条件下,树木也得到良好的生长。6—8月,全省平均温度适宜,降水充沛,可满足蜜源植物,如椴树、柳树、笤条、向日葵、荞麦等的生长和分泌花蜜的需要,符合这些植物所需的最佳条件,因而对发展蜜源植物为有利。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黑龙江土壤类型为山地草甸土、绿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白浆、黑土、黑钙土、栗钙土草甸土、沼泽土盐渍土、风沙土、水稻土等。因其黑龙江的土壤类型种类复杂,除pH值超过8的碱性土和含盐量超过百分之0.1或有渍水的地方,对松树都较适宜。

2.松树的概况

松树属于常绿乔木,树形多姿,挺拔苍翠,各有特点。种子叫松子,能食用,木材和油脂用途也很广范。适用于山地、荒漠造林、沟壑治理,庭园绿化等,也能提供用材、采脂等多种用途的优良树种。松树的品种有很多,观赏林木有罗汉松、白皮松等;工业林木则有赤松、白松、黄花松等;常见的还有雪松、黑松、马尾松。松树,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稍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所以,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对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它是一种阳性速生树种,除幼苗期间需要些庇荫外,在生长期都喜欢光照和肥沃湿润的土壤。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尤其能忍耐缺水而不干枯。在生态上,松树是旱生植物,在不同气候区分布的各种松树大部分都能生长在多石的、土层浅薄的干旱生境。

东北黑龙江地区属于冬冷夏热,适合抗寒抗旱性较强的树木,其中红松,长白落叶松较为符合,又以樟子松最为适合。它耐寒性很强,能耐零下40到50摄氏度的低温。并且它是抗旱性也很强,它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在风沙土、砾质粗砂土、沙壤、黑钙土、白浆土上生长。

3.松树种植的土地选择

松树对土壤肥力要求并不高,而对热、水分、通气条件要求较高。播种地区应选择灌溉较方便,土壤疏松的沙壤土。因为松树移植大多为春季,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黑龙江地区干旱季节,干土层深达40厘米以上,且草和苗木争水现象颇为突出。因而要求种植松树时要挖的小坑必须要有基本的相对湿度,以给苗木创造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并确保其成熟率。一般所挖小坑宽20厘米,深40至50厘米。且四壁陡直为最佳,使其超过幼苗的根系,确保苗木根系能够深扎土壤温湿土层。为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在将苗木植入土地之后、根系被土壤完全掩埋之前,在苗木上用三角体透明塑料筒套住,然后再用土壤掩埋塑料护筒,以达到保护苗木根系的作用。同时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和肥力流失。

4.松树的良种选育

在对松树的引种和调查研究后得出:樟子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这三种松为优良针叶树种,它的林分稳定、适应性强、生长快且形质好,很适合东北防护林地区的造林条件,可用于营造用材林和防护林。

通常松球果在九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松球果成熟后挂在树上达6至7月左右,采种期较长,采种最适宜在春秋两季,因为冬季寒冷,枝条较脆易折断而损伤母树而发生事故。樟子松球果果鳞厚且坚硬,短期不易开裂,在人工露天日晒干燥和干燥室内进行脱粒。脱粒时,要注意调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种子的生命力。种子贮藏含水量为9%到10%左右。

5.松树的育苗过程

松树播种季节以春季最好,四月中旬至五月初为佳。播种后,可用草炭末、锯末及原床土覆盖,厚为0.5至1.0厘米,覆土后要立即镇压,以避免水分蒸发。播种后要经常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在春季风速小且灌水条件好的地区可以不用覆草,如果在干旱沙地育苗就必须覆草。在播种地种子一般半个月就能出苗。

松树种植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以及生长期这几个阶段,苗木在出土前一般不用浇水,如土壤干燥可喷少量水,以保持床面湿润。苗木出齐后,灌小水进行稳苗。在速生期需水量加大,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尤其是间苗或追肥后要及时灌水,并均匀浇透,土壤浸湿深度应达到主根的分布深度。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灌水。苗木生长后期停止灌溉,防止苗木徒长,使苗木充分质化。在育苗过程中不能在地下水位高或粘土上育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59.html


上一篇:论城市规划视角下特色城市的构建
下一篇: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住区交通组织方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