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国有电力企业竞争性业务审计

发布时间:2021-01-18   |  所属分类:电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电力竞争性业务放开,竞争性业务成为电网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业务的转型也给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国有电网企业如何对竞争性业务进行审计,指出竞争性业务的审计重点,探索适宜的审计模式以期指导实践工作。

国有电力企业竞争性业务审计

  关键词:国有企业;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竞争性业务

  伴随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型电网公司从原先单一的管制性业务转变为现在的两类业务共同发展,发展模式、经济绩效发生巨大变化。各电网企业高度重视拓展竞争性业务,而关于内部审计如何适应业务变化,对竞争性业务的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如何设定的问题仍在探索阶段。

  一、电力企业竞争性业务审计的主要特点

  电网企业的竞争性业务包括综合能源供应、市场化售电、智能电网增值服务业务和电力综合服务业务等[1]。竞争性业务的审计对象即经营上述各类竞争性业务的部门、子公司和竞争性业务领域组建的合资公司。

  (一)更加关注经营效益和市场风险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以往输配售电均是管制类业务,管制类业务审计尤为关注合规性和腐败滋生问题。而随着“放管服”持续推进,电力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成为企业内审目标之一。内部审计经济确认和管理咨询的职能将进一步显现。一般竞争性企业没有任何强制性社会公共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首要目标,审计部门在审查会计报表准确性之余,要更加花力气解读财务信息。因此绩效评价不能只使用供电售电业方面的指标,要根据主营业务特点结合市场格局进行调整,通过评价成本控制与收入增长情况并给出整改建议来帮助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和市场竞争引起的经营风险,下游需求增减、同业竞争程度都会引起竞争性业务的价格波动,审计部门要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和市场热点判断审计对象的风险点。

  (二)业务拓展与改制使审计对象多元化

  放开竞争性业务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相伴而行,大型电网公司根据产业布局的需要很可能设立一批专事市场化售电、智能电网等增值业务的子公司,收归做活一些从事新型能源业务且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对拖累效益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独资或者合资孵化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前景好的企业。同时通过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革、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内审部门在遵循国有企业审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要对企业改制、股权构成及转让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必要时应当延伸审计至关联企业,以防国有股权处置中的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二、竞争性业务审计重点

  基于竞争性业务各方面的审计需求,在设定审计模式时也不应拘泥于常规单一的审计模式,应采用“专项+经责”的综合审计模式,主要由绩效评价审计、内控审计构成,适当增加对主要负责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

  (一)绩效审计要从公司层面指标细化到各个业务层面信息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和可比性。市场化竞争业务以资本回报率为主考核业绩。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电力竞争性业务要重点关注销售业务绩效、成本绩效和质量绩效。销售业务绩效审计首要重点是销售利润完成情况,计算利润增长率并找出影响利润增减变动的原因。另一审计重点是品牌管理和市场开发,可比较采用某种宣传方式前后的实际销售量变化;评价市场研究的全面性、准确性;目标市场选择的科学性、可行性;市场开发策略的有效性、经济性。本轮改革重点落在降低用电成本,放开售配电业务,不同类型的企业纷纷进入能源与电力相关行业,多家售电企业已经开始抢夺电网售电业务。售电业务同质化,定价权回归市场将引起一轮价格战,成本控制便显得尤为重要,成本绩效审计要全面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公司若有针对竞争性业务的专项考核奖励,涉及职工奖励机制,那么员工工资审计也是重点,检查应付职工薪酬与其他业务是否发生错误或舞弊行为,如虚报冒领、重复支付和贪污等。

  (二)内控审计以合法合规为起点,以促进创新为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2]。竞争性业务内控审计要把握以下四个重点。一是从监管重点入手排查内部违规问题。监管部门指出的违规问题和监管意见为内部控制审计的方向和重点提供了重要依据,审计部门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合法合规性时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问题。二是对改制过程和股权构成加强审计监督。出于发展竞争性业务的需要,企业整合发展、原有企业资产重组是一大发展路径。为防范国有股权处置中的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对于存在改制和股权转让的竞争性子公司,更要加强内控审计。三是采购与招投标审计。电网企业物资采购具采购规模大、涉及领域广、参与供应商多、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3]。以公司招标采购系统为基础,开展“招标采购全流程审计”,将审计信息化同步纳入公司招标采购平台。四是研究与开发内控审计。智能电网等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科技研发是其发展的长足动力,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先进的产品设计和功能开发。因此,竞争性业务的研究与开发的内部控制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三)适当增加对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

  应对市场化的转型,国有电力企业需要兼顾健全监督和责任追究体系,明确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反腐倡廉建设。因此,应适当增加对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领导人员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上、对下、对内、对外负有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围绕责任内容进行的一种审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核实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审查重大决策情况和开展经济责任评价。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遵循重要性原则,结合审计内容和重点、所属单位业务分布、经济规模、经营风险及审计资源情况,审计部门选取抽查单位或对有关事项实施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

  三、竞争性业务审计规范与实施

  通过对竞争性业务特点和主要风险的分析,从审计流程的角度,指出实施某些审计程序时需要做哪些转变。竞争性业务审计与传统审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上,此外,竞争性业务审计报告的撰写也有更多细节要点需注意。

  (一)竞争性业务的审前风险评估指标

  竞争性业务不同于以输配电为主的管制类业务,不只包括能源供应,还涉及工程建设、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科技信息等领域,因此风险评估更加多样化,对不同行业的风险评估重点应当有所不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市场风险和信誉风险。一般来说,市场风险指标涉及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是所有竞争性业务都需要关注的;依靠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型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投入大,周期长,要重点关注技术创新风险、政策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而与原先主业关联较大的能源供应业务主要考察服务质量。

  (二)增加穿行测试和对研发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

  审计部门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选择拟测试的控制。首先从财务报表层次初步了解内部控制整体风险,然后识别、了解和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并将工作逐渐下移至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4]。随后验证其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中风险的了解,并选择能足以应对评估的每个相关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的控制进行测试。属于新设的竞争性业务公司,其业务流程发生重大变化,应当更高密度地实施穿行测试。竞争性业务审计需要增加对研发的内控有效性测试。测试时,审计人员应当综合运用询问适当人员、观察经营活动和检查相关文件等程序。测试重点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控制,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是评分法,它是对每项关键控制赋予一定权重计算总分。

  (三)提升审计报告的时效性和平衡性

  优秀的审计报告应具有时效性、准确性、重点突出、简洁清晰易于领会,提出明确的结论和切实可行的建议。目前电力公司竞争性业务尚未成熟,新兴技术和管理模式都还在探索之中。存在争议或重大分歧的审计领域的部分在最终报告发布前,应该和负责该业务领域的管理层进行简短讨论,专注于解决办法而不是问题本身,尽量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而不是笼统的审计建议。

  四、国有电力企业审计建议

  虽然目前对于国有电网企业来说开展对竞争性业务的内部审计还是件新事物,但基本章法不能变。基于上文论述,本文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对高风险事项制定专项审计计划,前移内部审计风险防控。收集各类事项的常见问题及表现形式,合理制定审计计划,以专项业务为基础,重点突出对风险事项的全面了解。第二,将定期审计与跟踪审计、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综合审计与微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审计全覆盖。对日常事项开展定期审计,对重大工程项目和并购项目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和现场审计。上级审计部门统筹规划下属单位内审部门工作,将大审计项目拆分,更好地配置审计资源。第三,未来在健全竞争性业务内审信息化制度体系之后,制定系统管理标准与规范,在内部审计系统中配置竞争性业务审计操作流程,进一步强化审计作业的规范性。通过引入熟悉数据库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的专家,建设联网审计系统和审计数据存储平台,通过大数据使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方式向持续审计方式转型,从抽样审计模式向总体审计模式转变。

  结语

  未来电力企业比拼的不仅仅是发配售输电,更应该比拼电网智能化水平和全方位、综合性的能源服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模式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对现在和未来完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体系、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红,刘敦楠,马冠雄,等.电网企业参与竞争性业务的适应性策略及业务模式[J].电力大数据,2018(04):82–87.

  [2]文科.加强电网企业核心业务审计监督[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09):80–81.

  [3]王翎颖,郅青,毕子健,等.电网企业物资采购审计管理研究[J].华北电业,2017(11):58–59.

  [4]张军召,高晓欣.关于加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6):141–143.

  作者:张晓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22616.html


    上一篇: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的应用
    下一篇:内燃机车空压机电气控制系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