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的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对电表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能计量;校验管理;接线方式;误差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electric meter measuring device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analysis, available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electricity measurement; Calibration management; The wiring way; Err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M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能计量是现代电力营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电能量结算是依靠人工定期到现场抄读数据,在实时性、准确性和应用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用电客户不仅要求有电用,而且要求用高质量的电,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因此,供电营销工作在供电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电表的计量管理工作是供电营销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电力的生产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不一样,其特点是发、供、用这三个部门连成一个系统,不能间断的同时完成,而且是互相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他们互相如何销售,如何 经济计算,就需要一个计量器具在三个部门之间进行测量计算出电能的数量,这个装置就是电能计量装置,没有它,在发、供、用电三个方面就无法进行销售、买卖,所以电能计量装置在发、供、用电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1、计量装置的类型
根据DL/T448-2000的规定,电力企业应将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进行管理。
1.1 Ⅰ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计费客户、200兆瓦及以上发电机、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1.2 Ⅱ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计费客户、100兆瓦及以上发电机、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1.3 Ⅲ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千伏安及以上的计费客户、100兆瓦以下发电机、发电企业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千伏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
1.4 Ⅳ类电能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千伏安以下的计费客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
1.5 Ⅴ类电能计量装置。即单相供电的电力客户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
2、计量装置的管理
2.1表计、互感器质量管理
根据业扩发展和正常轮换的需要,以及电力公司对电能表、互感器的配置原则,由计量中心编制年度计量器具订购计划,或向负责采购电能计量装置的单位(部门)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电能计量器具应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CMC)和生产许可证及其编号。首次新购入的电能计量器具,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应抽3只以上进行计量性能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验收。验收的计量器具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由负责人签字接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计算机资产档案。凡首次订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宜小批量试用,以积累使用经验。随着电能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订购具有防窃电、多功能的电能表,尤其具有防强磁场窃电的电能表。新技术电能表经试用后批量推广应用,早期电能表按品质抽检结果需批量更新。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宽负载(过载4-6倍)的电能表。电能表过载倍数越高,电能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负荷范围就越宽。同时,当用户负荷增长后,可减少更换电能表的工作量。
2.2 计量校验管理
新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应按规程进行首检,检定合格后方可领用装出,不合格的由厂家更换合格产品。根据检验规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计量检定中心分别确定各种用户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检验、轮换周期和标准检验的送检时间;严格执行计划轮换、校验、检修,到期应换必换,应校必校,修校必须合格,修校记录、数据微机存储,打印齐全、清楚。计量检定中心应重点考核以下指标:
(1)标准装置的周检合格率应不小于98%;标准装置的周期受检率应达100%;在用电能计量标准装置周期考核率就为100%。
(2)电能表、互感器周期轮换率应达100%,周期校验率应达100%。
(3)电能表修调前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达100%,Ⅲ类电能表应达98%,Ⅳ类电能表应达95%。
(4)现场检验率应达100%;现场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8%,Ⅲ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5%。
(5)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周期受检率应达100%。
(6)计量故障差错率应不大于1%。
2.3、安装的技术措施
(1)装表接线原则
单相电能表必须将相线接入电流线圈;三相电能表必须按正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必须接中性线;电能表的中性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线直接连接,进出有序,不允许相互串联,不允许采用接地、接金属外壳等方式代替;进表导线与电能表接线端钮应为同种金属导体;对零散居民户和单相供电的经营性照明用户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1.8~2.0m。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35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