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英语教育论文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02   |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英语教育论文发表了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微博是近两年来非常火的社交宣传工具,具有传播信息快、开放性良好的特点,对于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互动,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英语教育论文

关键词:英语教育论文,教师职称论文,英语教学论文

一、引言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输、分享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集文字、音频等于一体,具有信息发布速度快,信息传播速度快、开放性及良好交互性等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智能手机持有率比较高,因此将微博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手段是可行的。将微博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文献综述

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载体,以其“碎片化”的信息蔓延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目前,我国比较有名的微博平台有新浪微博、搜狐微博和腾讯微博等。国外学者对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Twitter对微博的教育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发表论文《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Twitter》;日本多摩大学教授Cathrine-MetteMork总结了微博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优势。在国内,随着微博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也着手于微博在教育方面应用的研究,如王亚熙等“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和冀鹏飞等“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策略”。目前,关于微博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本文拟对其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提出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以期为推动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

三、微博的概念和特点

微博,是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种微型博客,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可实现信息便捷上传和即时分享。微博平台结构主要包括个人资料区、小组成员区、主题讨论区、学习区及小组协作区等。个人资料区包括用户注册的基本信息,包括基本设置、私信、邀请等功能。小组成员区显示全部小组成员的头像,每个头像都链接到该小组成员的微博主页。学习区包括通告信息和课程资源信息。小组协作区和主题讨论区支持学习者对学习主题的讨论。“微博”基于计算机网络,以电子信息做为其基础,既继承了传统博客的优良特性(如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又发展了新的特点,具有信息传输的简洁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微博同时还具有信息内容的开放性以及信息传输的良好交互性等特点,这些优势使得微博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1.信息传输的便捷性

微博良好的信息支持使得信息传输更便捷。微博信息发布方式很多,发布更便捷,用户能够通过微博融合的多种渠道(包括网页、手机、博客、QQ等)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使内容的传输速度快且传输途径便捷。这一特性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英语学习,特别是手机微博,由于体积小,大部分人都随身携带着。这一特性还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压力感和束缚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轻松、更方便和更及时,如教师可通过微博发布学习任务,同学们可以及时通过微博平台去了解学习任务,并积极地完成任务;有疑问或困难的同学可以及时通过为微博平台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解决问题或困难。

2.信息内容的简洁性

基于微博平台,微博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格式的限制,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手机、电脑等发布到微博中。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有140字左右,不必考虑文章的结构性,内容范围宽泛,发布方式多样,操作方式简捷。微博的这一特点,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胆怯和不自信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不必纠结于语法、拼写的正确性,也不用担心所写内容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平台,从而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3.信息内容的开放性

相对于QQ,MSN及电子邮件等私密化强的交流工具而言,微博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点。微博用户可以看到彼此的博文,可以点赞或互相评论彼此的博文,可以收藏他人的博文。此外,微博还具有转发功能,微博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博文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微博的信息开放性这一特点,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微博平台查看彼此的博文,评论、收藏和转发彼此的博文,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因此教师和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针对某个主题发表评论。微博这一特点,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交流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aodengjiaoyulw/16543.html


上一篇:教师论文发表游离于高校教学视野下的边缘人及其回归策略
下一篇:教育类期刊投稿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商科本科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