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情景导入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2)
(三)、强化问题引导
该教学模式中,情景和探究之间的问题环节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说,问题是开启探究大门的钥匙,学生只要清楚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便能主动参与探究。其一,问题存在的本身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问题对探究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其二,问题是教学的主线。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吸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即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着包含问题情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开展的。其三,问题是教学的归宿。教学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学习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问题阶段包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问题\"三个环节。
第一:发现问题:
呈现的情景只是提供了一个问题的载体,它具激发兴趣,创设氛围的作用。要使情景能激活思维,诱发问题意识,还需要教师在情景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或体验情景及情景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应用原有知识,引发思考,使学生先在头脑中有疑问产生。
第二: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积极、有效的提出问题,首先教师要交还给学生提问的权利,提出问题的机会。其次教师要创建起师生间\"对话\"、\"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
第三:确定问题:
问题阶段的关键是要形成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往往会从不同方面提出不同的问题,有些简单问题可用原有知识先予以解决。留下的与当前学习主题有关的问题则是课堂探究的开端。当然,如果其中有些问题目标不是很明确、很具体的,师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把它转化成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后再开展探究活动。在此阶段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评价和选择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四)、探究阶段
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活动是该教学模式中实施中的重心。在\"确定问题\"进入探究阶段,学生将学习到一些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的、自主的探究氛围,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小组合作的空间,以便于学生能够探究;同时还应提供指导,使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探究阶段的主要环节:
1、自我汲取回味知识阶段
学生根据教学情景和问题,快速的阅读教材,汲取教材中的重点和目标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简单加工,来思考和解决教学问题。
2、小组内自主交流合作阶段
学生在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与周围同学或者本组同学交流经验,发现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困惑,通过组内交流的方式,解决。然后以理论的方式呈现出来。
3、小组间(整体)交流提升
在小范围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小组或者分片,轮流发言,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多项活动,比如:辩论,反问、抢答,指正等方式。从而解决大范围,难易解决的问题。
4、师生交流综合提升阶段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和自我解决的成果,发现学生的不足和对知识理解的缺陷。针对缺陷,重新设置问题。深化讲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结论。
(五)知识引导运用
教师在教学探究过程中形成的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探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回归到应用阶段,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一过程,必须从一下几个方面强化:一是知识表述的准确度;二是材料的阅读和把握能力;三是分步解决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四是材料知识的提取与知识的整合能力;五是材料作答的规范性。六是适时情感的激发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gdjjlw/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aodengjiaoyulw/27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