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监控(2)
三、做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非凡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不准入仓浇筑。因为如果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称量准确,则坍落度变化大的原因必然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这样则水灰比变化大,必然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所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试验室人员一定要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坍落度符合要求才可以入仓。
四、混凝土试件合格,结构物混凝土不一定全部合格
合同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规定,混凝土质量是依靠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来评定,并代表结构物混凝土的强度,这是认为在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实际工程结构物混凝土强度可以表现出混凝土试件强度特性。但应当指出的是,当结构物混凝土浇筑成型不够密实,或有缺陷时,试件强度的代表性就要随着降低,因为试件体形很小,轻易浇筑成型和养护振实。但在浇筑结构物的混凝土时,凡是当结构物外形及配筋情况复杂,混凝土运输入仓条件,气温变化较大和施工很不方便时,就很难把结构物各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成如同试件的质量一样,如在一座桥墩的施工过程中,桥墩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原材料检验无问题,承包商在按规定取样试件28d的强度均达到了27.0一28.0Mpa,按照合同技术规范要求达到了合格要求,但在工程师钻芯取样时混凝土的强度只达到了19.0Mpa,不能满足合同要求,造成了工程返工重新浇筑。因此,结构物的混凝土质量只依靠试件的强度保证是不够的,还必需对结构物的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妥善控制,非凡是对浇筑振实成型过程尤需严格控制。对于成品采取回弹法、射钉法、拉拔法等辅助手段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对关键部位的结构物,有必要进行钻芯取样检查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
结语:
要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除了上述注重事项外,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控制状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用人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每个工程建设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刘树江.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析[J].赤子,2009(6)
[2]向嵘.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6(10)
[3]邹德义.中国现代建筑史[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刘金刚,游敏锐.文华视野中的建筑技术[J].山西建筑,2007(9)
[5]陈锦玉.对我国建筑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建筑科学,2008(6)
[6]王新华.中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183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