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实现(2)
三、安全施工要预防事故发生,降低企业在事故中的的费用支出
1、坚决杜绝死亡事故发生,减少轻伤发生频率。建筑施工中事故的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伤亡。如果做到有的放矢,预防为主,把安全生产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会大大减少事故发生频率,相应的就减少了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费用支出。换句话说,就是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提前制定应急方案,事故一旦发生,要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对于任何可能出现的事故,要提前做好应急方案。如果有事故发生,要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做好应急措施。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影响力。
3、学习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做好安全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是指用安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管理。它是劳动保护工作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发展起来的,是劳动保护管理的一个质的飞跃。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其基本条件就是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所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础,而科学的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安全效益计算、考评体系,以此对企业及其高层领导进行考核。把系统工程原理、控制与信息技术运用到安全管理上,对系统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实施过程监控,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安全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跟踪,使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达到事先控制和预防的目的。把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建立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施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实现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增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根本性问题。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因此,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争取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是要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施工企业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 贾新建. 浅谈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J]. 大陆桥视野. 2009(02)
[2] 贾新建. 浅谈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J]. 大陆桥视野. 2009(01)
[3] 张杰,苗金明,周心权,黄习兵. 安全生产效益的分析评价及其与安全投入的关系[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03)
[4] 王红汉,罗育斌,刘峰,李敬,刘召平,朱春梅. 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184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