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技术是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尤其在民用建筑施工项目中,应用更为广泛,本文针对民用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以及其质量控制进行分析讨论。
《建筑施工》杂志于1979年创刊,其内容套萃精英、博采众长,凸现中华建筑施工之大成,杂志向以实用著称,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建筑材料、饰面装潢和工程质量事故防治经验,报道国内重点工程,施工新技术以及科学实验新成果。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其中三、四、屋面层局部大跨度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共有15榀预应力梁,其中三层有3榀预应力梁,四层有7榀预应力梁,屋面层有5榀预应力梁。预应力梁最大跨度为22m,梁最大截面为600mm×1300mm,本工程预应力钢筋全部采用II级松弛φj15.24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t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02Mpa,单根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Ncon=182.3KN,锚具一律采用I类锚具,其中张拉端采用夹片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锚具。本工程预应力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2工程特点
2.1本工程为局部采用预应力技术,每层面积很大,但是只有个别梁采用预应力,穿插施工时间长,施工时要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
2.2部分预应力梁需要在结构内部设后浇孔作为张拉的空间,这是大面积建筑中局部采用预应力时常见的情况,土建施工时需按图纸留设后浇孔(如图一):
2.3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增加了埋设波纹管、孔道灌浆两个工序,此外,为避免张拉时由于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在张拉端混凝土的破损,应采取在张拉端设置加强螺旋筋等措施(如图二):
3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固定端柱筋的定位应保证波纹管的顺利通过,张拉端柱筋的定位应保证能够安装锚垫板。
3.2在张拉端部,梁面、底筋的弯折方式需与锚具的位置相配合,箍筋的尺寸要按图制作以保证波纹管能够正常通过。根据本工程经验,在施工交底时要确定普通钢筋的位置,与波纹管的位置要错开,对妨碍波纹管、锚具位置的柱筋及梁筋作相应调整,以免施工时各种钢筋交叉冲突影响施工。
4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楼层预应力梁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阶段的施工顺序为:安装梁模板,预应力梁边侧模先不装(以便穿预应力筋及设置张拉端),绑扎普通钢筋及穿预应力筋;安装张拉端锚垫板及间接钢筋,封梁边模板。现浇有粘结预应力砼工程的施工,是在普通钢筋砼施工工序中穿插施工的,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图:
5预应力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5.1原材料质量控制:预应力筋是预应力分项工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预应力筋进场时,要求厂家提供产品合格证外,还应提供反映预应力筋主要性能的出厂检验报告,两者也可合并提供,但主要项目、内容应基本齐全。材料进场后应根据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批,进行外观检查并抽样进行复验,确认合格后方能使用。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等规定。进场后应抽样进行外观检查,并进行组装件试验,确认合格后方能使用。
5.2预应力筋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校验。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张拉设备的标定期限不应超过半年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反常时或在千斤顶检修后,应重新标定。
5.3预应力筋下料、制作固定端锚具:预应力筋切割成工程所需长度。下料完毕后,即制作固定端锚具,加工好后运到工地现场。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等于钢绞线在结构内的长度、张拉端预留长度及下料误差三者之和。下好料的成品钢绞线不能有死弯及磨伤;下好料的钢绞线应按长度分类堆放;预应力筋下料完毕,及时检查其规格尺寸和数量。
5.4预应力曲线放线:预应力筋(波纹管)在梁中按设计要求的曲线布置,曲线形状由反弯点及最低点、最高点等几个特征点控制,通常在梁非预应力钢筋(箍筋)上画出预应力筋详细的放线图,每间隔1.0m~1.5m左右设一个控制点。放线应由专人放线,并及时进行复核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185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