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厂房洞周岩体新工程建设方案
在不影响洞室群整体稳定的前提下,为使离散模型更逼近实际,常常将喷混凝土衬砌的加固效应用其周边岩体等效作用来代替,即把喷层混凝土的刚度和强度等效叠加到洞室边墙的第一层单元中。对现在地下厂房洞周岩体施工管理的新运用技巧方案有哪些影响?为此文章在这些方面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建筑施工》杂志于1979年创刊,其内容套萃精英、博采众长,凸现中华建筑施工之大成,杂志向以实用著称,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建筑材料、饰面装潢和工程质量事故防治经验,报道国内重点工程,施工新技术以及科学实验新成果。
1.工程算例
(1)基本概况
某地下厂房开挖尺寸为204.70×26.70×68.50m,采用C20喷混凝土衬砌,厚15cm,锚杆:Φ28mm@1.5×1.5m,L=6/8m;挂钢筋网:φ8mm@20×20cm。
基于对称性,取厂房跨度的一半13.35m,厚度取半个机组段长14.5m,建立三维模型如下图:
(2)计算规模
模型采用四节点四面体单元,共11932节点,53647个单元,其中锚杆单元数是1000。
推荐阅读:《建筑设计管理》的宗旨是以建筑勘察设计企业管理为核心,坚持科学与严谨的原则,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围绕为勘察设计和建筑企业改革与发展,面向基层,注重实用,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和交流建筑企业改革与管理、建筑设计与技术、建筑施工与材料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经验、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推介管理经验与技术成果,探索建筑业建康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广大建筑业职工和读者服务。
2.计算结果分析
依照初步拟定的施工开挖顺序,由上至下共分八步开挖,计算中按边开挖、边支护的模式,即开挖当层与支护上一层同时进行。
对比几种工况的计算结果,无论从围岩应力、位移、塑性区等来比较,结果都很接近,其中2.1m的等效衬砌比0.9m的等效衬砌跟实衬砌法计算结果偏离稍大,但浮动范围有限,现取洞周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点的计算结果(开挖完工后)参见表1、表2。
分析表1与表2不难发现,用岩体等效衬砌代替喷混凝土衬砌,对洞周的位移影响极小。0.9m厚的等效衬砌计算结果与实衬砌计算结果基本相同,2.1m等效衬砌计算结果较0.9m的产生的洞周位移要稍微小些,但总的变化幅度仅0.9%左右;围岩应力稍有异样,但变化变化幅度仅0.1%~5%;对于塑性区分布规律,四种方案的计算结果,开挖完工后的塑性破坏区都共同出现在洞室周边拐角处。
采用洞室周边岩体等效衬砌来代替喷混凝土衬砌作用,对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起到基本相同的效应,这种模拟方法将大大减少前处理的建模工作量。
3.结语
(1)借用实例进行建模,建模时同时考虑了洞周几种厚度的等效岩体衬砌,分别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就施工期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而言,等效衬砌法和实衬砌法,起到基本相同的支护效应,阐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故在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开挖的三维非线性模型中,其衬砌支护模拟采用等效衬砌法,可以大大减少前处理工作量。
(2)本文只是做了初步探索,建模时只考虑了三种指定厚度的岩体等效衬砌,对比结果分析出更接近实际的等效厚度。若能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迭代得出最优的等效衬砌厚度,将是以后的研究重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187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