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建筑设计美学中文化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02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建筑设计美学中文化的作用,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的比较迅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的住宅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本篇文章通过人文思想、风水对建筑设计及布局的影响,以及建筑设计美学文化的介绍,来说明建筑设计美学中文化的作用,供相关领域作者参考。

  关键词:文化;建筑设计;美学;应用

建筑设计

  建筑美学的根本法则在于多样统一,也就是①均衡与对称;②尺度与比例;③局部与整体;④和谐与对比;⑤韵律与节奏等等。但是,建筑美学的根本法则难以对具体建筑创作进行充分地反映,建筑艺术是相对较为复杂的,属于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一、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影响

  (一)人文思想对于建筑审美的影响

  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纵观我国历史与文化,主要思想流派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佛家思想;(2)道家思想;(3)儒家思想。实际上,这三个思想流派对于我国建筑设计都有较为深刻的影响。主要因为传统的思想流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设计师的审美与对于建筑的理解[1]。对于佛家思想而言,其主要追求的是返璞归真,随性自由的人生。对于道家思想而言,其精华在于“无为而治”,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我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就是遵从道家的思想理念。对于儒家而言,其主张“天人合一”,和谐与同一是其儒家思想的精华。在建筑设计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外部是自由开阔的,对内部是严格封闭的。[2]。

  (二)建筑材料传承文化内涵

  实际上,建筑材料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对建设设计的传承与影响还体现在传统材料方面。我国古代建筑主要运用的原材料是木材,因此现代建筑有一部分运用木材作为原材料,主要在于追求原始的美感,达到与自然相亲近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建筑主要依靠钢筋与混凝土,在以这些材料作为主导的现状下,应该充分吸取传统材料的优势,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材料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可以运用较为简单的艺术转换或者艺术造型等等形式,将较为传统的材料运用到当前的建筑设计之中,使得传统材料自身的文化内涵得以更好地传递。

  (三)符号传承文化的深度

  就传统意义而言,传承主要指的是对某个事物符号或者思想符号进行传承。将其传承到现代建筑设计方面,就需要对传统符号进行更深层次地认知,对传统符号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去。实际上,对传统符号进行传承,不仅指的是传承一个传统的图案,也可以指传承一中传统的建筑手法。因此,现代设计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将传统符号与现代符号更加融洽地融合起来,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例如:101大厦是台湾非常著名的建筑,其设计主要吸取的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古铜钱图腾与数字8的美好寓意。

  (四)风水对建筑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代时,我国建筑布局指的主要是风水学方面的思想,对于古代建筑布局思想风格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实际上,风水学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广,主要有:(1)地质;(2)古代美学;(3)古代哲学;(4)地理生态等等方面,并且包括适合地理与顺应自然等等思想,对于我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而言,是关键的理论依据。例如:我国明清皇宫的布局,充分应用了风水学相关思想,在设计时全部坐北朝南其充分考虑了当时的日照时间与地理环境等等自然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风水与文化等等人文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充分考虑。目前,很多现代建筑中仍然运用这部分思想因素,虽然看上去比较平常,但是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传承与影响的作用,不仅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还能体现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

  二、建筑设计美学中的文化

  (一)整体性构筑作为基础

  整体性构筑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对于建筑而言,主要在于观察其整体性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一个建筑是否美观,不仅仅需要具备其艺术性,还应该具备自身的实用功能。现代建筑日新月异,技术不断革新,建筑师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建筑最为基本的原则,也就是(1)美观;(2)经济;(3)实用。我国较为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得我国的建筑风格独具魅力,建筑文化脉络各种各样,使得建筑艺术的美学属性更为丰富。无论是我国传统建筑,还是外国传统建筑,其形成都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

  (二)建筑美学具备动态性与时空性

  实际上,建筑美学具备一定的时间性,因此欣赏建筑美学时,应该将其与历史环境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建筑美学进行评判进行运用不同的标准与要求。同时,建筑美学还具备一定的空间性,建筑空间属于四维空间,建筑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也在于此。此外,建筑美学不能与时代相脱离,对某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进行体现,属于文化烙印的一种,体现在建筑方面是文化印记的一种。

  (三)建筑美学“和谐”延展

  建筑外在的形式美主要值得是结构方面的美,更高层次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和谐美方面。就构图方面而言,和谐美主要指的是对称美与曲线美,对建筑形式美进行综合体现。如果将建筑形式美比作支架,那么和谐美就是灵魂。不管建筑美具备怎样的内容,其功能仍然是属于社会的,难以脱离社会这一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实际上,建筑美的精神功能与实用功能是相互统一的,这才是建筑之所以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建筑美学具备开放性追求

  建筑美学不但指表达个人思想感情,还能够概括为对于世界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能够将建筑设计看成是设计师运用独特的方法概括人类的思想感情。建筑不仅仅属于其自身,更属于城市,同时也属于全人类。建筑能够对历史文化进行充分体现,也能够对物质化的精神进行传承。建筑艺术美从现实生活中来,也是对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结语

  现代社会属于开放性社会,建筑美学的相关概念并不是单纯地对个体的形式美进行展现。个体建筑正在日益纳入城市设计的范围中,其美学属性也体现在更高层次的文化应用方面。因此,未来建筑要想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必须要抓住并且抓稳文化。

  参考文献

  [1]杨巍.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250-250.

  [2]李振南.论建筑设计美学中的辩证原则[M].清华大学学报,2002.45-46.

  [3]姜波涛.光影流转中的现代迷情:论传统建筑设计的现代性转换[M].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36-38.

  作者:胡大志

  推荐阅读:《建筑设计管理》

  建筑设计管理》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和改革措施,传播和交流设计单位在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经验,介绍国外管理动态,开展学术交流,为提高设计行业的管理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19193.html


    上一篇:建筑设计中节能措施的作用
    下一篇: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施工管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