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2)
4.1.2基坑四周应留排水沟或盲管,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并配备足够的抽水泵,必要时,隔30m左右应留一个集水井,集水井要设挡土设施,以防淤塞。装好水泵,接通电源,搭好机棚,派专人昼夜值班。基坑周围地面应设置不低于20cm砖砌挡水墙,并抹水泥砂浆,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基坑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便于车辆、人员上下通行。
4.1.3基坑边坡堆置各类建筑材料时,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边坡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边坡的支护以及土质情况等确定,并不得小于1.5m。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
4.1.4土方回填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必须回填时,要严格控制土料含水率,过湿的土料应予晾晒。当天铺土,当天夯实,雨天积水要及时抽出,浸泡的部分晾晒后重新夯实或换土。
4.1.5桩基施工时,钻孔机的基底土方要加石灰碾压,随钻孔下钢筋笼。当日钻孔当日灌完混凝土。做大孔径灌注桩时,应搭雨棚,在孔的四周要设挡土埂。
4.2混凝土工程。
4.2.1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大雨来临之际不得浇筑混凝土。平时要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避免大雨天浇筑,防止卸下的新鲜混凝土或新浇筑入模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水泥浆被雨水冲走,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4.2.2雨期施工时,实验员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并及时通知施工人员调整现场施工水灰配合比,严格控制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强度。另外混凝土中掺加的粉煤灰应注意防雨、防潮。
4.2.3加强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检查,其支脚处必须坚实牢固,必要时加大承压面积,以防止支撑变形、下沉、倾斜。
4.2.4准备足够量的塑料布,对新浇筑的混凝土遇雨时可及时进行覆盖防护。对于刚浇筑入模的柱墙结构,只要盖住顶部即可。但因为柱墙顶部均伸出相当长度的钢筋,要做到切实覆盖严密有困难。需要类似于冬期施工覆盖保温时的作法。用塑料薄膜或其他柔性不透水材料,在柱墙钢筋之间塞入,把混凝土顶面堵严。刚浇筑入模的梁板结构则困难更大些,因为覆盖面积大,而且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很软,也难以操作。因此也需要事先准备好可移动的轻便棚架,或利用浇筑用的马道作为支架,在其上覆盖不透水材料,而且还要防止被风刮走。
4.2.5柱墙模板安设后,未浇筑混凝土前,如果遇大雨,模板内的水是可以排走的。但是柱墙混凝土施工缝处凹凸不平,凹处积水是难免的。不少施工单位对此不重视,浇筑混凝土后施工缝处的局部水灰比较大,降低了接缝处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前应采用压缩空气将施工缝处积水清除。
4.3砌筑工程。
砌体的整体稳定性多取决于砂浆等粘合剂以及砌体材料的含水量。这两项都会在雨期施工时受到较大影响。因此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易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块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避免砂浆流淌,影响砌体质量。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以保证墙体稳定。砌砖收工时,应在砖端顶盖一层干砖或用编织布覆盖砌体表面,避免大雨冲刷灰浆。雨后继续施工时,应复核砌体垂直度。
5、对于参与雨季施工从业人员的一点建议。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雨季施工的不利条件对工程质量的危害是严重的。虽然为了消除这些不利条件影响所应采取的措施并无复杂技术问题,但往往难以做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上。首先是对于雨季施工不利条件的有害影响重视不够,其次是对于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建议施工单位编制内容详尽的雨季施工方案。建议质量监督部门及监理单位加强对于雨季施工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在有效节约成本的同时,严格控制雨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保证企业的信誉和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1、祖青山,《建筑施工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2、霍晓卫,《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实用全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冯庆东,《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王师研,《实用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建筑设计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jzsjlw/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3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