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砼构筑物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配比:配合比应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也可掺入适量粉煤灰或者缓凝剂。

2.1.2温度控制

可以采取循环水冷却、蓄热保温等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并及时测定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其温差应符合工地设计图纸的要求,如果没有要求时不宜大于25℃。

2.2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控制

每次浇筑厚度宜控制在50cm左右,对于底板、顶板高度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对于高池壁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防止砼在高处落下时,产生离析现象。浇筑砼时,每隔5m放置一个料斗,泵车的输送管放于料斗内部。料斗下部连接软管,软管的长度为5.5m,保证软管下部距池壁底部2m距离,有效的防止砼产生离析现象。池壁浇筑时,可以采用线坠进行每次浇筑高度的控制,控制高度为50cm,施工线系有米扣,可以清楚的看见每次浇筑的高度,便于及时控制。

2.3振捣方面的控制

每次浇筑前,根据振动棒半径,技术人员与操作员开浇筑前交底会,将算出的振捣间距与技术交底交于施工队人员,交代重点注意事项。

浇筑时,项目部人员全程旁站,及时纠正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比如振捣间距、振捣时间、振捣密实现象。

2.4拆模时间的控制

板:当跨度≤2m时,强度≥50%;当2m<跨度≤8m时,强度≥75%;当跨度>8m时,强度≥100%。

梁:当跨度≤8m,强度≥75%;当跨度>8m,强度≥100%。

悬臂构件:与跨度无关,强度必须达到100%。

2.5环境因素

一般浇筑时温度不应超过32℃,大体积浇筑不应超过28℃。高温下,在施工现场也可以进行遮阳措施,还要选用离施工现场距离近的搅拌站,以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不得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防止混凝土冻裂。

2.6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覆盖要严密,并进行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对于池壁等部位的养护措施,宜采用喷洒养护剂的措施来进行养护。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是质量通病,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可以大大减少裂缝的产生。

建筑设计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jzsjlw/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394.html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深基坑检测技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