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摘 要:在客运专线中,混凝土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铁路建设近几年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为保证混混凝土结构物的正常使用寿命,铁路部门制定了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对施工质量各要点做了必要的要求
关键词:配合比备选问题、浇筑、振捣、养护、拆模
Abstract: In the special passenger line, concrete is the most versatile, the dosage of one of the biggest building materials.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in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to ensure the concrete structures of mixed normal life, the railway departments made special passenger line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interim technology conditions, the points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mad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Key Words: mix optional question, pouring and vibrating, maintenance, open mode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基于上述特点,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特别严格。
1 施工前的准备和配合比的选定
在这里重点强调配合比备选问题。C50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500kg/ m3,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kg/ m3。并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附录C方法试验证明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预应力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粗骨料、细骨料、水、外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混凝土含气量不应小于2.0%。耐久性指标主要包括:电通量、抗冻性、抗渗性和抗碱骨料反应。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选定。
1.1 原材料更换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更换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主要原材料的品种及规格,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并对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分别满足相关要求。
1.2 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工艺变化时
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工艺变化是针对由于季节引起环境温度的变化,或施工工艺变化,单纯依靠采取其他措施不能满足要求,而必须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能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如重新进行配合比选定,由于配合比选定周期较长,会造成对施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准备以及配合比选定阶段,应有一定的预判能力。
2 搅拌
2.1 设备的要求
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的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应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不能使用自落式搅拌设备和人工计量设备。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质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
2.2 投料顺序以及搅拌时间的要求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以试验室通知单为准)进行配料、称量,配料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开盘前校核上料计量装置,同时检查各运转设备是否完好,保证开盘后设备能正常运转。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2.3 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措施
2.3.1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3.2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宜采取措施控制入搅拌机时的水泥温度不高于40℃。应采取对粗、细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和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
2.3.3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
3 运输
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全部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4 浇筑
4.1 混凝土现场控制指标
混凝土入模前,应对拌合站首盘混凝土,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时方可入模浇筑。在浇筑地点每50m3混凝土取样抽检一次,每班或每一结构部位至少抽检2次。
① 混凝土温度: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
② 坍落度:控制在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的±20mm范围内。
③ 含气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具体要求时,含气量应满足如下要求: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5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