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建筑总体布局的思考(2)
2.总平面规划设计原则
1)各建筑功能统筹安排,医疗流程清晰,医务作业流线达最优化。
2)体现各单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资源共享。
3)远近结合,全院地上、地下统一规划,提高院区的土地使用率,规划模式具有超前性。
4)高效组织道路交通,妥善疏导全院的人、车、物流。
5)提高院区的绿化率,拓展活动空间,环境人性化。
6)分期建设不影响正常的医务工作,分期接口易于实施。
7)每栋建筑的体量、空间形态、造型风格相和谐。
3.总体规划构思
整个医院的东南部是住院区,西部是门诊及急诊区,北部中间为行政科研区,所有建筑沿着医院建筑红线周边布置,中央为中心花园,各建筑环绕中心花园设置交通流线,从中央花园环顾,各建筑形态都一目了然,便于识别,且每栋建筑都可观赏中央花园景色。新建筑全部座北朝南,互不遮挡,满足通风及日照的要求。
4.道路与交通组织
建设医院的外环路和中央花园的内环路,每栋建筑的消防车道和两个环路相连成环,所有进出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与环路接通,以最少的道路疏导院内人流、物流及车流,尽可能的做到对院区环境干扰最少,实现空间环境安全化与人性化。据医患分流、人货分流、洁污分流的原则,设置急诊、门诊、探视、污物四个对城市道路的出入口,设置教学、职工两个通往校园和家属院的步行出入口,合理有效的进行不同类型交通的分流,避免人流交叉混乱的现象发生。采用网络闭路监视系统的安保工作,可以不设置围墙,只设置美化的出入口标识与车辆交通限制闸口。强化地下交通指示系统,车辆进入地下层后可行驶到各个大楼的交通枢纽,地下交通枢纽处均设有天窗进行采光,便于接送人流及洁污物品的运输,车流不干扰地面的步行活动。消防车可由任一入口进出,且在院内和各建筑四周形成环路。
五、结语
几乎没有任何一类建筑能像医疗建筑这样复杂,限制因素多,矛盾突出,也没有任何类型建筑像医疗建筑这样把建筑师的责任与其正确的功能需求紧密的相联。作为医疗建筑设计的人员,如何寻求一条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医院系统设计方法,使医疗建筑不仅能满足目前的需要,更能满足今后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是会是当今现代化医疗建筑设计的方向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周子涵.王堇如.小议医院建筑总体规划的特点[J]. 林业科技情报.2007.39.3
[2] 王蕾. 医疗建筑总体规划与设计的若干思考[J].安徽建筑.2007.4
[3] 孙小强.闫静.郑大钊.小议医疗建筑总体环境规划与设计[J].河南建材.2011.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9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