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公路工程质量探究(2)
3.2 水泥混凝土的面层铺筑
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前,基层表面应洒水润湿。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的工艺流程大致为:放样一立模一清扫一布料一人工整平一振动棒振捣一平板振动器振实一振动梁振平一滚筒提浆一人工抹平一压纹或拉毛一覆盖洒水养生一拆除模板一切缝一填料。
3.3施工控制的主要技术环节
(1)安装模板。摊铺混凝土之前,应先将路面边部模板安装好。模板应经常检查和校正,弯曲、变形的模板不能使用,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高度相同。在安装模板时,按放线位置,先把模板安放在处理好的基层或调平好的基层上,然后沿模板内外侧用铁钎打入基层,固定模板。铁钎的间距以能保证模板在摊铺振捣混凝土时不致变形为度,模板顶面经常用水准仪检查其高程,不符合时予以调整,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和平面位置。摊铺混凝土后,将内侧铁钎拔出。模板应支立准确、牢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前后错位和高低不平。模板下方空隙处应用混凝土混合料填塞,防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下沉和漏浆。立好的模板应保证在施工中不得跑模、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涂刷肥皂水或废机油或农用塑料薄膜等隔离剂,使混凝土板内侧更加平整美观,无蜂窝,保证了水泥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强度、密实度,更利于拆模。
(2)混凝土的摊铺。农村公路的混合料一般采取人工摊铺,严禁抛掷和耧耙,以防混合料离析。摊铺混凝土混合料之前,应检查模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尺寸是否符合规定。一般将混合料直接倒入已安装好模板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摊铺、找补均匀,在模板附近,必须用方铲以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捣几次,使浆水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摊铺时的松散混凝土表面应略高于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左右,使捣实后的路面高程与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的振捣。混合料摊铺后,先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角度宣为30~45~,并在各个部位采用\"品\"字型均匀连续振捣,尤其是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边部和四角的振捣,振捣时间以拌和物停止下沉、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出水泥浆为准。振捣棒应轻插慢提,不得猛插快拔,严禁在拌和物中推行和拖拉振捣棒振捣,避免碰撞模板,出现混合料离析、分层和漏浆现象。振捣棒振捣后用平板振动器拖振。平板振动器每次拖振时问不应少于15s,纵横交错应重叠10 20em,振动过程中对缺料部位应进行人工找平。混凝土全面振后,再用振动梁拖振初平,振动梁两端搁在模板顶上纵向拖振,前进速度以1 1.5m/min为宜。
(4)混凝土的整面。振捣完成后,用滚筒沿纵向反复滚动提浆。用大木抹多次抹面至表面无泌水为止,再用铁抹抹两三遍压光。抹面时绝对不能加干水泥或水泥砂浆粉后进行收面。在修整的同时,要经常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抹面结束后,沿横坡方向用压纹机压纹,以确保行人、行车安全。收面时将砼路面的横向坡度收为2~3%,便于排水。
(5)模板的拆除。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拆除模板。拆模时间视气温而定,拆模时,应先起下模板支撑、铁钎等,然后用扁头小铁棒插入模板与混凝土之间,慢慢向外撬动模板,撬动时切勿损伤混凝土板角和企口,拆下的模板必须校正后平放,并保存好,防止变形,以便转移到它处使用。
(6)养生与切缝。在砼路面抹面2h后,混凝土表面已有相当的强度,用手轻轻压上没有痕迹时开始加盖稻草、草帘或湿麻袋等保温措施并洒水养生,养生时问一般为14~21d,每天洒水次数及时间视气温而定,但每天洒水不少于3次,并确保混凝土路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期间,严格实行交通管制,严禁行人牲畜和车辆在尚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路面上行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应切缝。切缝不应有错位弯曲现象,一般按等间距设置,间距最大不宜大于6m,最小不宜小于板宽,切透深度必须在设计厚度的2/3以上。影响混凝土切缝时间的有温度、湿度、风速、路面厚度等因素,宜早不宜迟。
(7)灌缝。混凝土路面养生期满,清扫路面上杂物以后,即可进行灌缝,也可在混凝土初步硬结后进行。灌缝前需要将缝内小石子、垃圾等杂物用钩子钩清,冲洗干净,凉干后用聚氯乙烯胶泥或沥青玛蹄脂类等填缝料灌缝。
(8)成型的混凝土路面检验。应检查路面宽度、厚度、平整度、纵横缝顺直度等。外观要求无蜂窝、麻面、裂缝、脱皮、缺边、掉角、露石等现象,断板块数越少越好。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28天后进行钻心取样,检测路面弯拉强度,此时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强度,它是混凝土路面检验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 \"
(9)开放路面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经检验合格,应完善路肩等配套工程,经交工验收后即可开放交通,投入使用,从而进入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1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