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项目工程投资控制措施(2)
近年来,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再次是招投标双方都要有利有图,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经济实力、设备状况、业绩等进行综合评定,以便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工程任务的中标单位。
5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控制措施:
5.1认真、严格地对待现场签证
由于在市政工程项目地下隐蔽的工程较多,容易出现各种变化,往往一个不符合现场实际的签证就很容易对工程造价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造价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发生的变化,充分深入施工现场。例如,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中的淤泥开挖换填,一般采用现场丈量体积进行签证,按实结算。但如果在丈量时施工单位弄虚作假,签证时长度,宽度及厚度和比实际多出一些,则工程造价就会增加。又如某市政给水管道开槽铺设工程,在预算编制时,沟槽开挖工作面按每侧1:0.75放坡系数考虑,沟槽底宽按定额规定进行计算,但实际施工时,由于地质、施工方案等因素,沟槽开挖工作面每侧仅按1:0.3放坡系数考虑,沟槽底宽也比原来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这样土方开挖量及回填量都比原预算方量少了很多,如果不及时做好现场丈量签证工作,项目完工后实际结算时工程量则难以复查,只能按定额规定进行结算,从而造成造价费用的大大增加。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经常性的工作,若管理不到位,就可能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驻地监理及甲方代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同时要经常到工地.做到\"随做随签\"。避免日后签证。同时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不要定性化和含糊不清的签证。我们知道对于市政工程,合同外费用较高.所以,要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定现场签证管理程序。
5.2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查
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 对影响工程造价较大的设计变更,要采取先算帐找原因,后再变更的办法解决。设计变更要尽早提前,因为在设计阶段变更,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故损失有限。如市区某工程,该工程排水设计要求为水平导向钻进的HDPE700实壁拖拉管,经招标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该种材料的管径在信息价上没有,为此设计单位经过调查并出具相应的联系单,调整变更为710的管径。但施工单位报价的管径跟市场上现有管径的价格差距较大。如果按现行价格计算给施工单位,这势必会增加很多费用。经过多方协商讨论,最后决定按施工单位原报价按比例进行调整结算,为国家节省了几十万的造价。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要修改图纸外,对己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故只有在设计工作尚未完成, 在设计图纸尚未交付实施之前就把好工程设计变更这一关,这样才能为总体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
5.3加总体管理,避免发生索赔
就目前市政工程建设而言,承包商提出索赔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终目的总是费用的增加和工期的延长,而工期的延长往往也是工程费用的增加。必须加强工程的总体管理,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规范业主自身行为,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6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目前我市工程项目结算大多仍采用定额计价的方式进行招投标,因此在结算时应重点做好工程量和定额套用的审查。结算的工程量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特别是要考虑对施工签证单的符合性和合理性进行详细的审查。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定额的套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结算审查时经常会出现定额错套、高套、定额换算错误等情况,而这些都对造价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把好工程结算关,对合理定价,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深远的意义。
7结语
总之,市政给排水造价工程涉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必须加强控制管理,通过控制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投资管理的不断完善,提高投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造福更多的居民。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版社,2008。
[2]于道增,魏琨.项目施工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张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日管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4]戚安邦,孙贤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论与方法[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1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