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项目工程投资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排水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额度越来越大,必须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投资,这需要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共同努力,只有按市场规律办事,把好工程质量关,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笔者结合多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实践,从几个方面市政给排水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进行阐述,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措施;有效控制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密度的不断提高,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这些标准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国城市排水设施设计沿用前苏联模式,称为下水管网,口径很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目前我国城市排涝工程的标准规范太低。水利部原来的城市排涝标准是防御20年一遇的暴雨,目标是\"一日暴雨一日排干\"。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每逢雨季或有大雨时,不同程度的\"水浸街\"现象时有发生。而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属于线型工程,多处于市区内,影响控制因素很多,如地上及地下障碍物、交叉作业、施工作业点多且多散、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客观因素及政府部门行政指令等主观要求,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造价。而给排水工程的本身特点又决定了它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投入和地方的资金筹集,一般来说,市政工程投入资金景较大,控制工程造价就尤为重要。如何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全过程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投资决策的实质是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工程造价部门应积极配合财务或工程部等相关部门尽可能准确地计算出包含土地成本、前期规费、工程造价、资金成本及管理费用(含建设单位管理费、设计费、监理费等)等可能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费用,做好项目经济评价,主动发挥\"经济参谋\"的作用,为决策层做好正确的投资决策服务。
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有:项目合理规模的决策,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资金的筹集等。例如在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建设地点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
(1)建设地点应力求平坦,土石方工程量较小,减少土地平整的工程量,并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
(2)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符合要求,尽量减少地基处理的工程量:
(3)充分利用以挖作填的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土石方外运工程量;
(4)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
(5)充分掌握建设周期和施工季节的有利因素。一项数据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达到80%,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放在前期决策阶段工作上。
3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节能,投资效益成为主要关注的对象,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一般只占建设成本的1%~2%,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为75%~8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新工艺、新型材料等手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只有5%~10%。长期以来,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保守,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是与己无关的事;概预算人员也只管算数,不管设计技术问题,使技术和经济严重脱节,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例如一个城市路网的给水改造项目,通常采用开槽埋管和顶管的施工方法。设计人员应当根据现场的路况、土质情况,分析这两种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并在比较两者的造价经济性后再选用合适该工程的设计方案,而不能想当然地凭自己的想法作决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再例如一个市政主干道给水设计项目,采用开槽埋管施工,根据地质情况分析,在沟槽土方开挖后,采用原土分层夯实回填,就能保证上部路面基层的强度要求。但由于设计人员仅仅根据当地常规做法,未对地质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计算,就采用塘渣回填,这样,不但增加了回填塘渣的费用,还要承担开挖土方外运的额外费用,造成资金浪费。
这仅是一个工程的例子,如果一个年基础设施投入在上亿的地区,均采用以上不经济设计方案,那造价上的浪费则非常之大,因此,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主要措施如下:一,积极推行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附属工程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建设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硬功夫。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开展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密切配合,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将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融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4市政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1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