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高层建筑与其环境问题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和使用,高层建筑与其环境的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许多国家中,这个问题已成为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为设计人员结合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高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高层建筑环境空间进行策划的思路,以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从而使城市环境空间质量更符合人类生存需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间;环境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许多破坏。其中主要有对土地的不合理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废弃物的大量堆积,水质、空气和土地的污染,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动植物栖息地的缩小甚至消亡,以及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与建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必然会引起向空中争夺空间的问题,高层建筑就因此发展起来,其产生、发展到日渐成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同其他事物一样源于社会,接受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城市化、高技术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1高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环境是人类赖以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改造者。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的产物,是由空间系统(建筑空间和开朗空间)、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和工程技术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体在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区、历史、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城市形态可见的物质形态环境和不可见的精神环境。城市环境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已经确立了重要的地位。环境设计的任务就是按照安全、方便、舒适和经济的原则,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要求。

环境的允许限度和各个环境因素本身的生态规律,将其妥善组织,有机构成,进而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出一个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的多维的环境空间,其核心问题即协调人——建筑——环境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在人为环境中,建筑环境起着突出的作用,而高层建筑尤其处于敏感地位。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为人们创造能够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良好形象,还要成为城市总体环境中的重要角色,成为城市景观中的组成部分,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及艺术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高层建筑的发展已成必然之势,鉴于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重大影响,除了采取一些强制手段进行限制之外,城市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们应该认真思索,以求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使城市环境空间质量更为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

20世纪初,在美国的一些城市中心区,尤其是纽约和芝加哥的中心区,成片建造了20层~30层的摩天大楼,构成了两壁由石块、混凝土、钢铁和玻璃组成的峡谷状街道,造成了畸形的城市环境。狭窄的街面终日蒙在摩天楼的阴影中,难见天日。

2对高层建筑环境空间作策划的思路

2.1留出部分用地做外部环境空间

按城市规划或环境空间品质,将建筑物布置在用地的部分地段,留出部分场地布置广场、绿化、建筑小品、停车场等,以丰富和改善建筑空间艺术质量。如果外部空间场地具有一定面积规模,应强化休闲、交往、绿化、小品设施、景观品质等行为与环境艺术标准,它可以成为\"城市绿洲\"。由于设置了公共广场、共享大厅等环境设施,为城市提供了交往场所,创建出了丰富、有特点的四度空间。

2.2建筑下部收进,入口前空间凹入建筑下部为高层建筑下部占地面积、城市交通和人流划分出一定空间作为中介缓冲场地,以疏导交通和减少高层建筑的紧迫感[1]。

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为改善城市下部空间环境,常将入口前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并结合凹入空间进行环境组织,使之内部空间庭院化,可以取得外部空间环境的类似效果,成为摩天楼近地处的温馨场所。

2.3高层建筑底部架空

将高层建筑底部(或2~4层)架空,把城市道路、广场及市民可进入的空间连为一体,成为流动性开放空问,以减少因建筑物占用城市用地而造成阻碍人流和视线的拥塞状况。还可以将绿化引入建筑底层[2]。如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广州东方宾馆才、新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新馆位于老楼的西侧,平面成\"工\"字形,与老楼围合成一个内庭院,连接南北两翼的中间部分长约百米。为使内庭院空间与新馆西部的西湖风景区形成空间上的贯通,扩大庭院的空间感,并有效地组织当地的主导风向——东南风。建筑师将连接南北两翼的中间部分,除承重的剪力墙、框架柱外全部架空。在架空层中,结合建筑的门厅、楼梯等空间和构件,布置了水池、山石、休息廊并引入绿化。整个架空层与庭院空间穿插融合,成了庭院空间的扩大和延伸。

2.4开辟空中花园(屋顶花园)

高层建筑的室内空间环境塑造,其大面积的整体设计实施要比局部处理困难得多,它具有涉及面广、问题复杂、技术复杂等特点,并往往不易实现。因此,当今世界各国对摩天大楼的内部环境的整体生态化,只是处在探讨、研究和构想阶段。现代建筑的开山鼻祖勒·柯布西耶在1925年提出的\"新建筑五点\"中,明确提出了在建筑中引入\"屋顶花园\"和将建筑\"底层架空\"的设计手法,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结合方案予以阐述,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建筑和城市环境[3]。如今,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尝试在高层建筑中建造空中花园,使生活和工作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也能够接触到自然,因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空中花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203.html


上一篇: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桥梁施工中的挂篮悬臂浇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