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建筑外墙渗漏的防治探析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建筑物外墙渗漏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工程中常见的一些渗漏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检查、处理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外墙渗漏;成因;控制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建筑工程中主要质量通病之一,房屋的渗漏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也给物业管理和专业维修带来麻烦。

  一、外墙渗透原因分析

  1、砖混结构的砖砌体外墙渗漏,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主体砌体材料是粘土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施工前对砌体浇水湿润非常关键,干砖上墙影响砂浆和砌体的粘结形成分离缝隙,形成严重的外墙渗水隐患,并降低砌体质量。砌筑砂浆的配制也易引起渗漏,砂浆的细度模数过小;含泥量过大;砂浆的和易性差;收缩性大不密实、强度低;雨水很容易顺着灰缝渗入墙内,形成渗漏隐患。砌筑质量会直接引起墙体渗漏,砌筑方式不按操作规程施工,造成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够,尤其是竖向缝砂浆严重不饱满,这些不饱满的砂浆缝便形成渗漏隐患。灰缝过小形成瞎缝、死缝也是渗漏形成的原因。

  2、钢筋混凝土框架、排架结构填充墙的渗漏,填充墙的渗漏主要发生在填充墙和框架梁、柱接壤部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与砌体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作用下材料的变形值不同,材料收缩引起开裂导致渗漏。当填充墙砌筑至框架梁或板底时由于施工困难砂浆难以密实,因收缩、砌体沉降产生裂缝形成渗漏隐患。

  填充墙体长度过长高度过高中间未设置构造柱与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带,在填充墙底框架梁上部位,因墙体收缩变形易产生水平裂缝形成渗漏隐患。填充墙体厚度一般为200mm,在砌体材料没浇水或没浇足、砂浆饱满度不足、砌体通缝、拉接筋未按规范设置、砂浆原材料等都会引起墙体渗漏。

  3、外墙面孔洞、管道安装渗漏,在工程施工中,外墙脚手架孔洞、模板对拉螺栓孔、穿墙管道及管箍固定铁件、空调洞等由于装饰施工中只用碎砖和普通砂浆马虎堵塞,预留孔洞外高内低,管道管卡铁件安装不牢固不密封等细部处理不当是墙体渗水的严重隐患。

  4、外墙装饰面的渗漏,一般外墙采用砂浆粉刷,因砂浆所用砂的颗粒细、含泥量大、含水量大降低了砂浆的粘结强度,使抹灰层出现干缩裂缝发生渗漏。面层面预留分格缝处,因胀缩和措施不当会造成渗漏。外墙装饰面砖,由于缝隙小,一般为5mm,擦缝时易漏擦或不密实,施工时面砖粘结层薄和局部空鼓,当遇到雨水时最容易造成渗漏。这种渗漏很难找准难以维修。在外墙外保温普及施工的同时,细部处理不当、网格布搭接长度不够、端头处理不当、胶浆封闭不严或柔性不足造成裂缝形成墙面渗漏的隐患。

  5、外墙窗周边渗漏,目前,市场普遍采用的是塑钢窗和铝合金窗,这两种窗的渗漏一般集中在窗框顶角部位、窗台和窗框两侧与外墙接壤部位,窗台和窗框顶角的渗漏现象较多。其原因是窗的洞口尺寸误差较大,洞口偏大造成窗框与墙体结合部位密封不严,洞口过小造成填充不实;窗下槛未设计出水孔,雨水从固定螺丝周边向下渗透;未按设计要求设滴水线、窗台排水坡度不够;窗框四周与墙体接触部位打胶不严、松动等都会导致渗漏。

  6、二次装修引起的渗漏,房屋竣工后,业主进入室内装修时调整房屋结构,随意拆墙、调整开关盒位置与预埋电线、外墙内侧钻孔等都会引起渗漏。

  二、外墙渗漏控制措施

  

  1、必须重视外墙防水设计,目前,工程设计施工图中关于外墙防水方面的内容几乎为空白,在整个设计图纸中既外墙防水构造详图,又无有关这方面的施工说明,使施工单位无所适从,外墙防水设计疏忽遗漏是房屋工程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设计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建筑的基础刚度和整体刚度。建筑措施,建筑的平面应力求简单,规则整齐,尽量避免形状复杂,阴角偏多,避免建筑物显著的高差和荷载差异。结构措施,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长高比是保证砖混结构建筑物刚度的主要因素。长高比偏大的建筑物,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就差。

  2、从加强施工过程和加强管理入手,切实提高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复核。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同时以挤砌等方法来保证。竖缝不饱满处可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此法要求在外墙体内双面操作,施工单位常因外墙外部施工操作麻烦且不易检查到而忽视,从而造成隐患)同时应注意的是外墙斜顶砌之上下灰缝,应于抹灰前3天于外墙操作架上再检查一次,遇有未勾又沉裂的应补勾填实,沉裂缝应踢出宽度不小于10mm的大缝,以保证重勾填实。

  3、对于各种裂缝而引起的墙体渗水,解决的措施是彻底找出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时对于易产生裂缝的部位要采取防患补强措施。例如:是地基沉降不均或结构变形而引起的墙体裂缝要请设计单位配合出补强方案,先解决地基或结构问题而后再修补墙体裂缝。

  4、对于由于基层产生裂缝,从而影响面层质量造成渗漏的,私以为,主要是要加强基层施工质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喷浆或加钢丝网(特别在建筑设计要求有特殊造型的部位)来加强,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并加强养护。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365.html


上一篇:建筑工程节能技术措施分析
下一篇:围护桩桩头失效破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