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浅析(2)
3.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且压路机的数量不宜少于5台,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 ~50 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1.5~2km /h;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全幅碾压2遍, 碾压速度轮胎式压路机为3 ~4.5 km /h,振动压路机为4 ~5 km /h;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施工过程中禁止对路缘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胶轮压路机碾压时需距路缘石边缘5 cm左右;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实践证明:采用较高温度能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因此,碾压应在混合料不发生推移、开裂的情况下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同时不得在低温情况下反复碾压,以免将石料棱角磨掉或压碎,影响集料的嵌挤效果。
3.5接缝处理
摊铺机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采用热接缝,将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 ~20 cm宽暂不碾压, 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然后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在摊铺段端部的3 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在沥青混合料尚未凉透时采取人工刨除或用小型铣刨机铣刨);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 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 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4检测与缺陷处理
(1)检测要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所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和业主及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混合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残留稳定度、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运到现场的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终压温度及混合料的均匀性。平整度的测评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用3 m直尺,另一种是车载连续平整度仪,第三种方法是激光平整度仪。三种办法都要用到,对局部可采用3 m直尺,对比较长的范围可采用车载连续平整度仪或激光平整度仪,可以准确的测定路面的平整度。
(2)常见沥青混凝土路面缺陷是多种多样的,从使用效果来看,主要表现在路面波浪、横缝跳车、密实度不够、局部推移、松散、隆起等,这些缺陷都是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路面波浪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摊铺机造成的,沥青混合料软弱或混合料温度组成的变化导致混合劲度的不均匀也是其中因素之一。摊铺机在开铺前掌握好松铺系数,刚摊铺完人工及时修补。碾压时先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经过这样处理一般不会出现横缝。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的自检资料,质量评定资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实准确的记录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详细数据,资料要归档存放。
5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实验及检测,才能有效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工程质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41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