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对审核发现进行分类。审核发现可分为不符合项报告、观察项或改进建议项两类。不符合项报告不仅是审核结论的依据和凭证,而且也是受审核方采取纠正措施的依据,不符合项报告可依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两大类若干个小类(详见《内审不符合项基本要素》)。观察项或改进建议项不属于不符合项。
3.4.3内审组长分析不符合项。为了客观判定体系的运行情况,在实施内审汇总时,应使用统计技术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不符合项的分析一般可包括对不符合项的数量、性质、分布的统计和与以往审核发现不符合项情况的比较。通过对不符合项的分析和动态比较,指出中心试验室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应改进的重点,以及分析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等。
3.4.4体系运行评价和确定审核结论。内审组长在末次会议上应对审核发现(特别是不符合的审核发现)、体系运行情况评价、审核结论等进行详细通报,并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和改进的重点提出改进的进度要求及建议的改进措施等。一般而言,如果不符合项的数量相对较少,为次要不符合项,且其分布比较分散则体系往往不存在系统性、区域性的问题,基本上属于体系运行正常;如果以往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由主要变为次要,或者已不存在,则往往能反映体系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机制的运作情况。
内审不符合项基本要素
不符合项分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