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试论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园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改善投资环境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如何壮大和发展园林绿化经济已成为园林绿化行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园林绿化经济的内涵以及特性,分析了我国当前绿化产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且就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经济;发展趋势;问题;策略

引言: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加快,园林绿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来。众所周知,好的园林绿化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行业日益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产业。目前,园林绿化行业年产值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城市经济中不可替代的、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一、 园林绿化经济概述

具体来说,园林绿化经济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的内容。

所谓广义上的园林绿化经济,是指在园林绿化活动全部过程中即从设计、施工到绿地建成过程中的所有的经济现象。除了园林设计和绿化施工以外,还包括园林绿地所具有的物质生产功能。狭义上的园林绿化经济特指的是在绿地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活动。

广义上的园林绿化经济,绿地作为产品具有典型的公共属性和正外部性,狭义上的园林绿地经济则遵循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如无特别注明,本文中所述的园林绿化经济均指狭义意义而言。

狭义的园林绿化经济通常又包括两大部分,即园林设计和绿化施工。在园林设计这一过程中,生产的产品是设计方案,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成分,因此园林设计产业理应属于创意经济的范畴。在产业类型上,园林设计产业则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由于园林施工行业与建筑业密切相关,又可以将其看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并且它以房地产、劳动力与物流运输市场等为上游产业,以建材、装潢、苗木等为下游产业,能带动它们的发展。在当前我国的园林绿化产业中,很多企业同时涉及园林设计和绿化施工两个领域,大多数企业以一项为主业,另一领域作为辅助。

二、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产业蒸蒸日上,成为我国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一个新兴产业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小城镇绿化缺少资金、规划不到位;大中城市绿化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明显等问题。本节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偏低

由于各个城市经济总量和决策者对园林绿化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各地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环境意识普遍不高,致使对城市园林绿化资金投入不足,总体水平偏低。

二)观念陈旧:重自然功能,忽视经济功能

目前,还有一部分城市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自然功能,对园林绿化的经济功能与产业功能考虑很少。多年来,只是把它当作一项纯公益事业去做,与市场不沾边,导致这一产业生存缺乏手段、竞争缺少动力、发展缺少后劲,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绿化经济效益外部性的特点。

三)绿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绿化市场管理相对混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设置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绿化无统一标准,相关部门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

四)园林绿地系统与城市规划脱节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必须要上报、修编,须经各级政府审批,迫于客观现实需要,在局部利益的驱动下,园林绿化建设存在边上报、边进行施工、边进行审批等问题,绿化工程建设现状远离了规划图纸。导致比例失调,达不到相关指标要求;规划位置不当,解决不了人口密集地区的绿地需要;稳定性差,建好的绿地还存在改作他用的可能。另外,交通、管线、服务网点不配套,形成相互结合与联系的不便等。

五)园林绿化技术水平较低

现阶段,园林绿化行业的生产或绿化施工均没有较为先进和科学的技术指导,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靠手工劳动,许多技术还依赖于个人的熟练程度。在施工中对一些高大乔木的搬运、定植、修剪以及一些名贵树木的繁殖和管养等,对人工依赖性强。

六)园林植物多样化选择存在着盲目性

城市的园林绿化应遵循\"适地、适树、经济\"的原则,但是个别单位盲目购买不适宜树种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控制起来难度较大,使国家园林建设的资金和时间受到极大的浪费。

三、发展城市绿化经济应注重的问题

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经济必须要做到\"一个坚持、四个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园林规划设计要走群众路线,听取大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二、把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地区特点进行绿化,致力于建设精品工程。

三、把园林绿化与改善城市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治理脏乱差,努力营造整齐有序的城市环境。

四、把园林绿化建设与强化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好、营造好一方水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044.html


上一篇:家具环保检测的气候箱检测法
下一篇:高级经济师评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