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河北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18-11-01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创新系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为促使河北省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必须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构建全面的区域创新体系, 从而使其区域创新竞争力得以提升, 最终使创新效益反馈于经济社会。本文以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 分析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现状, 构建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模式, 并分别从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个方面阐述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管理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杂志社是国家级经济理论和管理类综合性双月刊,创办于1979年,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主办,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注重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探讨与研究,综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走向,提供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经济政策与法规动态,介绍国内外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进展。

  0 引言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区域创新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 其中主体要素是指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等;功能要素包括制度、技术、管理和服务;环境要素指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一般而言, 区域经济创新系统是指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特点、与环境中各种资源密切关联、有效促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 其主要功能包括四个方面促进区域内知识、技术创新、流动和转化。在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的构建方面, 要牢牢把握主体要素的核心和关键作用, 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功能要素的发展, 而两者要素的顺利发展, 还需要环境要素的保障作用。

  1 河北省区域创新配置现状分析

  结合区域创新相关理论, 河北省的区域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要素分析涉及到省内的各类科技人员, 硬件设施, 产出效益等, 主体主要是指承担创新要素的载体如企业, 高校, 研究机构及政府等。

  1.1 河北省创新要素分布情况

  从创新科技人才规模来看, 2017年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7万人, 比上年增长18.6%;在学研究生4.6万人, 增长9.5%;毕业生1.3万人, 增长1.3%。这些数据对于拥有7519.52万人的河北省而言, 创新人才严重缺少。从创新硬件建设方面来看, 2017年建设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47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家, 重点实验室116家。说明河北省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企业为主, 经费也源于企业资金, 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 河北的科技创新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 政府引导、学校和科研院所贡献的程度较低。2017年河北省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为35348件, 河北省万人专利授权量为4.7件/万人。

  1.2 河北省创新主体情况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校、政府、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主体功能各异, 其中政府主要负责对经济的全面调控及创造稳定环境, 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负责知识创新及技术创新, 并在确定的条件下, 实现知识、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河北省高校121所, 大中专院校居多, 而“985”、“211”学校偏少, 也就注定河北省研究与开发人员人均经费缺少, 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少, 最终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低。企业方面, 河北省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约为504个, 高技术企业中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约为124个, 无论企业数量还是机构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通过分析河北省创新资源配置情况, 可以得出, 现有的河北省的创新模式不再适合该区域的发展需求, 必须进行新的模式探索, 本文提出如下创新体系模式:

  创新体系构建的关键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在目前河北省创新能力的基础上, 考虑构建产学研政合作的模式, 其特点如下: (1) 形成了政府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 该模式中, 政府、企业以及学校或科研院所三方具有高度信任的长期联系及合作关系。在该模式下, 政府以中介人的特点融入该模式, 使得该区域创新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搜集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供需信息, 使得生产与研究更加贴合市场的需求。 (2) 建立了合理的分工机制。在模式设定中, 把政府定位为中介位置, 考虑合作主体均是直接的利益方, 容易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为更有效的督促企业、学校及科研院所提供详细而清晰的供需合作信息, 引入政府中介角色调解一切合作纠纷, 并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 降低合作风险, 促进政产学研的合作成功。 (3) 推动了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政策工具, 国家提出该政策方案, 得到地方政府、企业、学校与科研院所的重视, 且在很多省份区域内实施, 大大提高了该区域的创新能力。

  3 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构建

  河北省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由内外两种机制构成。内在机制主要包括自身发展机制、组织分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 外在机制由社会环境机制、国家政策机制构成。

  3.1 内在机制构建

  3.1.1 自身发展机制。

  产学研政合作发展的内驱力来源于各主体要素综合发展的内驱力。政府需要稳定经济发展, 企业需要更高的经济效益, 学校与科研院所需要更多的科研成果并实施, 通力合作, 共同发展。

  3.1.2 组织分工机制。

  组织分工机制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三方, 对分工有明确的要求。在市场及企业需要导向的前提下, 加入政府中介引导, 学校及科研机构根据需要导向进行人才培养以及研究成果发明。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让政府、企业、学校与科研机构成主体环, 指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更深层次, 在主体健全的情况下, 还应建立促进创新体系健康发展的行为规范。

  3.1.3 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利益分配不均不仅会影响到主体方的团结, 而且还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体系的效率。制定相关的保障政策, 甚至政府中介引入利益分配机制中, 引导企业与学校及科研院所利益均衡。

  3.2 外在机制构建

  3.2.1 社会环境机制

  (1) 聚力自主品牌。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 建立好产学研政三方合作基石, 促使资源、技术、创新理念等相互渗透, 注重企业品牌意识及知识产权思想的培养, 在区域范围扩大大众自主品牌的认识力度。 (2) 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个主体应把图书馆、科研机构的检测中心、仪器中心等公共场所共享下来, 使得彼此都有收获, 学习、服务效率大大提高。 (3) 加大激励力度。研究创新区域体系中的人才激励方式, 特别是科技工作者, 完善的激励体系是保持其创造水平的基础。

  3.2.2 国家政策扶持机制

  (1) 制定区域地区创新政策。作为中介的政府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引导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及技术创新的方向, 同时, 营造良好区域环境, 完善激励制度, 保障科技成果及其转化过程。 (2) 建立区域创新评价体系, 运用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强化政策导向, 兼顾动态平衡, 时刻关注区域创新的发展趋势, 激励科研机构的科信研究及区域企业的技术研发。 (3) 支持区域主体“走出去”策略。扩大三大主体的对外交流与学习, 利用各自区域外技术及资源为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及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民, 贾一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创新政府服务与管理模式[J].电子政务, 2016 (6) :73-79.

  [2]樊杰, 刘汉初“.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驱动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经济地理, 2016, 36 (1) :1-9.

  [3]刘明广.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动态评价[J].统计与管理, 2017 (1) :67-7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9701.html


    上一篇: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研究统计分析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