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1-03-31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为适应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趋势以及新文科对高素质证券投资人才的需要,文章从行业需求导向出发,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要求为基础,整合证券投资类课程群,构建了“知识-技能-素质”协同发展的“三维立体”式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三维立体

  1.引言

  目前地方高校的证券投资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与职业实际需要脱节、证券投资技能训练浮于表面、证券投资职业岗位素质教育缺乏等问题,影响了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中,发挥学院“行业精英进课堂”的独特优势,依托学校坚实的金融类专业基础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基础,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群中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逐渐形成了“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证券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源,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

  2.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展开了探索与研究,主要集中于证券投资类课程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

  2.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研究

  林丽娟(2019)根据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将证券投资学、证券市场学、投资银行实务和证券投资分析四门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了证券投资概念,证券投资的投资主体和投资客体,证券投资的基本原理三大教学模块。吴成来(2018)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认为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中存在教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不适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实验教学角度入手完善教材,以模拟交易、案例教学、专业竞赛等形式来改革教学方式。王正艳(2016)综合证券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培养模式的现状,阐述了面向证券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材更新慢、学生学习方法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教师缺乏实战经验等问题,介绍了其在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中进行的改革尝试:包括鼓励学生进行模拟交易、试要求学生完成分析报告、支持学生去公司进行实训、多元化进行课程考核等。

  2.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证券投资实践教学研究

  冯雅倩(2020)以郑州商学院为依托,分析金贸学院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教材使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教师能力等方面均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目标的要求存在差异,并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张超(2019)认为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共同建设证券实践基地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探讨了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证券投资实践基地的形式和证券实践基地的长效运行模式。李会(2019)构建了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校企共建《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在整个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校内师资、校外师资所占权重排名靠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实践考核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结论,要提高证券投资学教学效果,需要从教学内容改革、优化课堂环节设计、打造实践教学新基础、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着手。

  2.3小结

  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需以应用型为目标,这已是各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共识。现有的探索与研究从证券投资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多元化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证券投资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开设支撑、长效机制、评价机制、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突出了对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但是对于职业素养的要求较为薄弱。同时,并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整合证券投资课程群,形成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并满足地方证券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应当整合证券投资课程群,立足于市场需求,培养“知识-技能-素质”协同发展的证券应用型人才。

  3.“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三维立体”人才培养简介

  “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围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整合证券投资类课程基础上形成,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学》的理论课堂知识维度,以知识讲授为主;《证券投资实验》的实验课堂能力维度,以能力培养为重;《证券行业精英进课堂》的行业课堂素质维度,以素质提高为要。立足知识要宽度,能力要深度,素质要高度的课程群教学模式,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统一发展。“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依托校企合作,面向地方证券企业的职业需求,重新设计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形式,创新开展行业课堂,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优势。同时,建立三课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厘清三课堂对“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的作用机理,真正实现“三维”能力的协调发展,使得学生满足证券职业岗位群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

  3.2“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

  “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从市场需求导向出发,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要求为基础,调整理论课程知识内容、重构实验课程技能训练内容、创新行业课程素质教育内容,构建“知识-技能-素质”协同发展的“三维立体”式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所示:

  3.3“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

  根据“三维立体”式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的要求,整合证券投资学类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和课程逻辑关系,引企入教,加大校企融合深度,以地方证券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基点,实施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3.3.1重构证券投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关系,实现“三课堂”的“三维立体化”第一,结合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以及新商科的工作要求,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重新确定证券投资类课程群的教学目标,以培养证券知识、实操能力、行业素质为重点,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第二,利用行业师资力量,创新教学设计,促进“三个课堂”“三个维度”有机结合,使得《证券投资学》理论教学案例化,增加知识广度;对应《证券投资实验》能力训练的任务项目,并细化任务目标,提高能力训练的深度;辅之以《证券行业精英进课堂》的行业教育,打通小课堂与大行业之间的壁垒,增强行业素质教育的高度。第三,改革考核方式。“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并不能通过一次期末考试,完成一项实验任务来实现,更需要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在理论课堂上的案例贡献度与参与度、实验课堂上证券投资策略的完善度、行业课堂上的活跃度等都应当纳入考核中。3.3.2调整理论课堂教学内容整合《证券投资学》前后课程间的内在关联,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不讲,将授课重点放在证券投资分析部分。并通过小组汇报与案例讨论,将当前的财经时事联系教材理论内容,在课堂上就投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增加知识广度。3.3.3科学设计实验课堂能力训练活动与行业师资合作,以理论课堂的知识为基础,职业技能要求为方向,修订课程大纲,科学设计《证券投资实验》的能力训练内容,满足证券行业的人才需要。同时,学生实操的部分以证券投资模拟比赛的形式开展,突出课程的趣味性和持续性,为学生课余时间锻炼证券投资实操技能提供支持。3.3.4突出行业课堂素质教育一方面,与地方证券公司合作,开设订单班,进行证券行业职业教育;另一方面,邀请行业精英,开展证券投资主题讲座,举办证券投资交流活动,思想碰撞,激发学生证券投资的创造性和技能融合。

  4.结语

  现行应用型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已经比较注重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但是在证券投资行业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点,“三维立体”式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则强调基于行业需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协同发展,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证券人才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好由单一的传统证券投资课堂转向“三个课堂”相互衔接融合的问题,由点到面,实现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转变。

  【参考文献】

  [1]林丽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4):90-91.

  [2]吴成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4):61-62.

  [3]王正艳.面向证券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工程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10):100-101.

  [4]冯雅倩.证券投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08):90-91.

  [5]张超,年昊.实践基地建设对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9(27):52-54.

  [6]李会.基于AHP的校企共建课程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181-186.

  [7]曾贵,徐运保.应用型高校《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问题与优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01):103-106+109.

  作者:杨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22892.html


    上一篇: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问题
    下一篇:本土民营龙头企业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