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连续墙施工管理(2)
1、钢筋笼吊放偏移或下不去的问题
除少数是槽体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外,部分情况是由于钢筋笼下放碰到混凝土块面使钢筋笼会发生倾斜;或由于漏浆导致钢筋笼下不去;还有就是坍孔或缩孔引起的钢筋笼无法下放。
解决措施是先测量槽深,分析原因,再利用成槽机进行修槽,待修槽完成后再继续吊放钢筋笼入槽;若因大量坍方,以致无法继续进行施工时,应对该幅槽段用粘土进行回填密实后再成槽。
2、钢筋笼的吊放过程中的问题
钢筋笼在整幅吊放过程中,易发生钢筋笼变形,笼在空中摇摆,下入钢筋笼时碰撞槽壁等问题。
解决措施是首先要经过技术人员的仔细研究与认真计算吊点位置;其次在筋笼上设置纵、横向起吊桁架和吊点,使钢筋笼起吊时有足够的刚度防止钢筋笼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形;再次为防止在下入钢筋笼时碰撞槽壁和钢筋笼垂直度,采用厚3mm钢板作为定位垫块焊接在钢筋笼上,即在每个单元槽段的钢筋笼前后两个面上分别在水平方向设置三块纵向间隔布置定位垫块;最后对于拐角幅钢筋笼除设置纵、横向起吊桁架和吊点之外,另要增设\"人字\"桁架和斜拉杆进行加强,以防钢筋笼在空中翻转角度时以生变形。
五、混凝土灌注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地下连续墙深度较大也对混凝土导管刚度和导管接口的密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拟使用Q235钢材制作,经过耐压实验的Φ250混凝土丝牙导管。及其配套料斗、搁置梁等设备。导管必须要在现场经过密水实验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浇灌混凝土在钢筋笼入槽后的4小时之内开始。
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埋管深度保持在2~6米,混凝土面高差控制在0.5米以下,墙顶面混凝土面高于设计标高0.5米。按规定要求在现场采样捣制和养护混凝土试块,及时将达到养护龄期的试块送交试验站作抗压与抗渗试验。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导管内放球胆。开浇混凝土前,导管内放入管堵(常用球胆)隔离浇入导管之内的混凝土,以此防止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当混凝土发生闷管事件后重新放入的导管里也要放入球胆。
(2)埋管深度。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为2-4m,在任何情况下不能超过6m,在混凝土浇灌中,导管最多4m一拆。
(3)混凝土浇灌速度。一个混凝土浇灌量在100m3左右的单元槽段,应在4小时左右浇完混凝土,混凝土面在槽内的上升速度不宜>4m/小时。
(4)浇灌混凝土的连续性。混凝土要连续浇灌,不能长时间中断,一般可容许中断10~20分钟,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否则会影响到地下墙施工质量。夏天浇灌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凝结较快,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充盈系数的损失。
(5)混凝土面的高差。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各导管处混凝土面的高差应小于0.5m。
(6)墙顶面高程。浇灌混凝土结束时,墙顶面的高程应高于设计墙顶标高0.3m-0.5m。
(7)其它注意事项。当混凝土在导管中不能畅通时,可将导管上下抽动,但抽动范围不能太大,以30cm为宜,以防导管作上下抽动时会把土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成墙质量。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导管不能作横向运动,因为导管作横向运动也会把土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成墙质量。转角幅遇到坍方情况时或者搅拌车卸料为止影响引拔机安放时,需用泵车配合下料,避免搅拌车停到坍方区域,确保施工安全。在超深地下墙施工中,如遇到接头装置起拔困难,需要吊车配合或现场临时吊装引拔机起拔基座等工作时候,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混凝土浇灌应暂停或者放慢浇灌速度,并和搅拌站积极联系,放慢发料速度,在接头装置能安全起拔了,在恢复混凝土浇灌的速度。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控制送料速度,避免混凝土流入槽段内,破坏槽内泥浆,必要时,除导管仓外,在槽孔其他暴露的地方需覆盖钢板或木板阻挡混凝土流入。
六、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地下支护工程越来越多地采用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逐渐取代传统的施工方法成为深基础施工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DBJ/T 15-13-95.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规程[S].
2、黄震,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