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岩溶地区基础工程中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应用(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矿业: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5软弱土层及溶洞的处理

  5.1软弱土层的处理

  经详细勘察,软弱土层的厚度为0.5m~1.4m。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法:(1)当软弱土层在较浅位置时,让桩身穿过软弱层,复合载体落在持力层上;(2)当软弱土层在较深位置时,让桩身穿过部分软弱层,通过多加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扩大复合载体的尺寸,复合载体还是落在持力层上。

  在该项目中有6根桩按方法一施工,共投入黏土砖约300块、干硬性混凝土约0.4m3;有5根桩按方法二施工,共投入黏土砖850块-2100块、干硬性混凝土0.6m3~1.2m3。

  5.2溶洞的处理

  经详细勘察,在本场地内有两个小溶洞,溶洞深约1.5m。处理方法:将护筒沉到一定位置后,用夯锤将溶洞击穿→将护筒下沉并穿过溶洞→投入填充料及干硬性混凝土→放入钢筋笼浇捣混凝土(护筒不拔出)。

  留在溶洞中的护筒相当于桩身的模板,使桩身混凝土成型,同时可以使桩身形成约束混凝土,提高桩身的承载力。本项目中共有三根桩采用此方法处理溶洞。6单桩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

  桩浇筑完工三周后,根据JGJ/T135-2001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采用低应变动测法对20%的桩进行了完整性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桩基完整性较好,没有出现颈缩等明显缺陷。采用静荷载试验对3根桩进行了竖向承载力检测,3根桩最大加载为400kN,总沉降量仅为十几毫米,回弹量为5mm-7mm,回弹率达35%~45%,说明该桩还未达到极限状态,仍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

  7结语

  本工程最大限度发挥了夯扩桩的优点,经过认真分析地质资料,合理应用夯扩桩,质量可靠,造价经济,工期可控,夯扩桩在岩溶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提出的利用复合载体夯扩桩处理软弱地基及小溶洞的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JGJ/T135-2001,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S]

  [2]赵刚,张海浪,袁雄飞.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32.1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kuangyelw/4269.html


上一篇: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质量控制探讨
下一篇:软土地基条件下悬臂式挡土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