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2015核心期刊谈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发布时间:2015-02-09   |  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目的 提高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32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之间紧密配合采取有效、准确、迅速的急救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30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休克及时防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2015核心期刊,休克,急救,护理

  我院2007年5~12月共收治严重创伤休克患者32例。其创伤范围广,失血多,各器官功能紊乱严重、病情重、变化快,随时危及患者生命,能及时识别早期征象并采取有效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4~65岁。其中颅脑损伤10例,四肢骨折14例,脾损伤1例,全身复合伤7例。

  1.2 损伤的原因 车祸伤20例,高处坠落伤10例,利器伤2例。

  1.3 损伤类型 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1.4 结果 经急诊抢救处理后,32例均收入院。30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

  2 急救护理

  2.1 早期观察 迅速对伤者做出初步的伤情估计,尽快通知医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才能正确预知病情变化。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充分给氧,迅速处理呼吸道阻塞,取出口腔内义齿、血块等异物,及时吸痰。对神志不清者要防止舌后坠窒息情况,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给予辅助呼吸。

  2.3 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休克的重要措施。根据休克程度开通2~3条静脉通道,宜选用大血管采用8~12G一次性输液器或16~20号静脉留置针,以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其中一条静脉通道用输血器,为输血做准备。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本组32例患者就诊时出血量多、血压低,经快速大量补液,27例血压明显回升,为手术和后继治疗创造了条件。5例重型腹腔内出血不能及时纠正者,直接送入手术室行手术。

  2.4 止血 (1)对于开放性大出血,立即行初步加压止血,减少局部出血。(2)迅速补充血容量。①建立静脉通路快速扩容:选择有效抢救,穿刺部位最好选择近心端血管,直接选择大血管,如头静脉、肘正中静脉,选用套管针穿刺,以保证输血、输液顺利进行,补充血容量时应遵守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输液速度可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每小时尿量随时调整,一般补液速度要快,一小时输液量可少于1000ml,重症休克时在20~30min内输入液体1500~2000ml。补液时判断输液速度是否适宜的标准是:在快速补液过程中,心率下降,血压回升,呼吸频率可加快,尿量增加,但对胸外伤患者补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肺水肿、心衰。②遵医嘱采用止血药、血管活性药。(3)同时予大流量吸入氧4~6L/min,并保持呼吸道及氧管道的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消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遇有喉头水肿、昏迷者、舌后坠者可用舌钳将舌头夹出,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予留置导尿管,记录留置导尿管时引出的尿量,以后每小时记录进入液量及引出的尿量。(5)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坠床,失血性休克的代偿期由于脑血供尚可维持,患者大多表现为兴奋、烦躁,对躁动患者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6)抢救过程中应注意: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遍,给药时查对好用药,抢救后记录于特别护理记录单上。(7)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相关准备。

  2.5 严密监护患者一般情况 用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留置尿管,记每小时尿量,尿量是反映休克早期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抢救。

  2.6 对于有急诊征象的患者 及时做好配血、备皮、药物试验、心电图等术前准备,通知麻醉科做好相应的准备并护送入手术室。

  3 护理体会

  3.1 规范化、程式化的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 对于多发伤的特点,我科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抢救程序。接诊护士必须准确地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的评估,及时发现病情重点采取抢救措施。配合抢救小组合理分工协助,一人负责呼吸道管理,开通气道、清除口腔异物、吸氧、做好气管插管准备;一人负责静脉通道,及时给药,做好监测和记录工作;另一个负责检验标本采集、急救物品供应并护送做相关的检查。

  3.2 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与抢救技术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平时要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和过硬的抢救技术,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用法、熟记各种药品的剂量、毒副作用。对抢救药品、物品做到“四定”,保证完好率在100%,提高抢救成功率。

  3.3 心理护理 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伤情,让患者或家属感到烦躁、恐惧、紧张、担心预后情况。对此,应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以便积极配合治疗。

  3.4 病情观察

  3.4.1 神志表情 休克早期机体代偿功能尚好,患者神志一般清楚,精神紧张而烦躁、焦虑,随着休克加重,进入失代偿期,患者脑细胞供血逐渐减少,缺氧加重,表现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感觉迟钝,甚至昏迷,表示病情恶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inchuangyixuelw/9104.html


上一篇:护理杂志核心期刊对外科患者术后发生睡眠障碍的护理方法
下一篇:权威论文发表网站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