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旅游井喷式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20-05-23   |  所属分类:旅游: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贵州是旅游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在大旅游战略发展的背景下,在贵州旅游业井喷增长的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井喷增长后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推动贵州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井喷式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可持续发展

  1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的现状

  贵州是一个旅游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据2016年统计,全省拥有A级旅游景区143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4家(黄果树、龙宫、百里杜鹃、荔波樟江),4A级旅游景区60家;世界自然遗产3个(荔波、赤水、施秉云台山),世界文化遗产地1个(遵义海龙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侗族大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森林公园25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9个,国家湿地公园36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2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个。贵州是名符其实的自然风光“大公园”和民族文化“大观园”。随着贵州实施“大旅游”战略,旅游业是带动贵州经济迅猛发展的引擎之一。贵州的旅游呈现井喷的态势。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旅游总收入与旅游总人数来分析,如表1所示。从宏观上来看,贵州省2007年的旅游收入为512.28亿元,2017年旅游总收入为7116.81亿元,十年翻了13.89倍,增长了1289.24%,增长之快,犹如井喷。2017年旅游总人数6262.89万人,2017年旅游总人数74400.00万人,十年翻了11.88倍,增长了1087.94%,井喷式增长。2007—2017年之间,贵州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2476.85亿元,平均增长率为29.60%,平均旅游总人数为27300.12万人次,平均增长率为28.63%。由此来看,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旅游总收入的增长趋势来看,增长率最高的是2016年的43.12%,最低的是2015年的21.30%,增长幅度呈现曲折性变化。详细情况见图1。从微观上来看,贵州旅游业的井喷表现为:在农家乐老板眼里,“井喷”是“一直忙着接待游客,从年初忙到年尾”“客房爆满,订餐爆满”。在旅行社眼里,“井喷”就是输送的游客逐年翻倍增长。在景区管理部门的眼中“井喷”是“景区日均接待量都在三四万人左右。从中反映了个体对贵州旅游井喷的认识,大大提高从事旅游业经营者、管理者的积极性,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贵州旅游业的“井喷”凸显了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增长发展。这种井喷式增长不仅表现为每年的旅游业的增长,而且也表现月份的增长。如2017年8月11日,在“推动旅游业持续‘井喷’媒体见面会暨《贵州旅游攻略》新书发布仪式”上贵州省各地景区客流持续增长,据统计,2017年7月1日至8月5日,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461.57万人次,同比增长42.2%;实现旅游收入929.16亿元,同比增长43.1%。2017年1-6月全省共接待外省游客1.70亿人次,占接待国内游客总数的48.5%,同比增长30.4%。其中,云南占入黔游客的15.11%,位居第一;浙江占入黔游客的14.74%,位居第二位;广东位居第三。周边五省和对口帮扶城市所在6省(市)入黔游客人数占入黔游客总数的八成,是贵州省最大的客源市场。

  2贵州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贵州旅游业的“井喷”式增长,推动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存在的问题如下:

  2.1旅游接待点服务质量下降

  由于大量的游客涌入景区,景区的容纳量有限,没有办法接待更多的游客,很多接待点没有做好预案准备,导致景区的接待工作没有做到位,服务质量下降。比如,游客多了,所扔垃圾没有及时清理,景区的环境卫生脏乱差,影响游客的旅游心情,同时,游客过多,造成景区排长队现象,景区的停车位不够旅客停放,导致景区交通秩序混乱。景区人流量大,景点讲解员工作繁忙,解说质量下降,游客不满意。

  2.2景区的交通拥堵

  节庆假日是旅游的高峰区,很多游客选择自驾游旅行,很多家庭开车去景区旅游,造成景区交通的拥堵,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更多人选择在这一时间出游,增加交通压力,影响了人们旅游出行和计划。由于有些景区的交通设施落后,更是增加了交通拥堵的现象。2.3游客对住宿条件不满意由于大量游客涌入景区,住宿量有限,没有足够的房源安排给游客住宿,导致了住宿宾馆接待服务下降,很多房间加床,卫生条件做得不好,游客对住宿条件不满意,很多酒店的住宿价格贵,而且酒店的条件不好,更是影响了游客旅游心情。

  2.4游客对景区的饮食不满意

  大量的游客在景区住宿,饮食条件没有满足游客的需求,很多经营者只考虑赚钱,忽略了饮食的卫生和安全,导致游客吃到不卫生的食品,生病。同时,游客突出当地人饮食风格,而没有考虑游客平时的饮食习惯,导致有些游客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对当地的游客造成负面的影响。

  2.5旅游市场经营不规范

  游客多,商家贪图一时的经济利益,存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旅游商品销售情况,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很多游客买到假的旅游产品,而且购买的价格昂贵。商家与商家存在不正当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同时,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缺乏对经营者的监督,也造成了市场的不规范。

  2.6政府缺乏有效引导

  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存在“散、小、弱、差”的问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加之政府的创新观念、经营理念有待改进,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引导、扶持,如在土地政策、银行贷款、融资方面,导致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甚至“不富即安”的思想,视野狭窄,缺乏引进先进企业制度的积极性,走出去的观念淡薄,做大做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够。

  2.7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盛行是影响贵州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即使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乃至亏损也拒绝外来企业集团兼并、重组。分属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旅游企业各自为政,盲目竞争,甚至一个景区多头管理,相互扯皮,阻碍了大型旅游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总之,贵州旅游“井喷”式增长有多方面的推动力。首先是国家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升,人们有经济能力支付旅游产品。其次,人们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追求更多的是精神需求,人们选择外出旅游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再次,交通基础实施的改善。随着国家在交通方面投入,贵州已经实现县县通高速,西南与华北高铁贯通,大大改善人们的交通出行,方便游客的外出。同时,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刺激游客驾车旅游。最后,贵州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改善景区的基础条件,满足了游客的吃、住、游、购、玩等基本需求。

  3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

  为了解决旅游“井喷”背后带来的问题,实现贵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

  3.1提高旅游接待点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实施建设,提高景区的容纳量,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在旅游高峰期,应该提前相关相应的预案准备,及时疏导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预约,实时掌握游客的动态,及时引导,避免游客排长队现象。定期举办培训提高景区讲解员业务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解说水平,赢得游客好评。

  3.2加强景区的交通设施建设

  完善景区之间的交通设施,规划多条交通路线,错开旅游的高峰,减缓景区交通压力。交警部门严格执法,加强巡逻,及时疏导交通拥堵。建议政府开通多条市区到旅行景区的公交路线或大巴路线,方便游客乘车,鼓励游客乘公交出行,少自驾旅行。如果是选择自驾游,制定科学合理的出行计划。避让旅游高峰期。

  3.3提高食宿条件

  地方政府要加大当地景区的餐饮行业投入和住宿酒店投入,修建高水平的住宿酒店和宾馆,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同时,鼓励热门景区开办家庭旅馆解决旅游高峰游客住宿问题,同时做好卫生工作,确保游客住得安心和舒适。在饮食方面,在挖掘地方美食的同时,要尽可能考虑游客的饮食习惯,烹饪出符合游客口味的菜肴,同时注意饮食安全,确保游客吃到安全新鲜的食品。

  3.4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

  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同时,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引导商家与商家合理合法竞争,稳定市场秩序。

  3.5加强政府引导力和取消地方保护主义

  政府部门对当地中小型企业在土地政策、银行贷款、融资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效引导,扶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做强做大。鼓励企业优化资源,重新组合,实施强强联合,对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乃至亏损的企业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对其进行重组,壮大旅游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今年7月1日至8月5日贵州迎来避暑游客近亿人次[N].贵阳晚报,2017-08-13.

  [2]刘秀鸾.贵州旅游持续井喷式增长[N].中国旅游报,2017-04-20(002).

  [3]张恒.贵州春节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J].当代贵州,2017(08):44-45.

  [4]韩超.贵州:乡村旅游呈井喷式增长[N].农民日报,2016-08-20(001).

  [5]朱江.五大优势助推贵州旅游“井喷”[J].当代贵州,2016(16):10-15.

  [6]金毛毛.“山地公园省”品牌助推贵州旅游井喷式增长[N].贵阳日报,2016-04-05(001).

  作者:杨娟娟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vyoulw/21635.html


    上一篇:大兴安岭民俗旅游文化
    下一篇:旅游市场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