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思路(3)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五)加强图书资料建设 要转变教学方式,必须有相应的图书资料为物质保证。目前,由于财力拮据,农业院校的校级图书馆有关经济专业的藏书和期刊极为有限,院系级的图书资料室一般只能勉强维持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论文工作。如果不加强图书资料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转变教学方式,将成为\"无米之炊\"。建议国家教委增加相关投入。目前在图书经费紧缺的同时,图书资料的购置和利用也存在低效的一面,主要表现为缺少规范和高质量的参考书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委应加快审定优质教材的推荐工作,杜绝滥出教材,要求使用统编教材,以此规范教学的主要参考书籍。国外大学的图书资料建设和借阅制度值得我们借鉴。一般来说,图书借阅分为三种情况:教材类书籍,一般只能借阅一天(夜);参考书籍和学术著作一般可以借阅1 周至1月;所有现期和过期期刊均实行开架阅览,不借出。

(六)加强师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因此,必须培养一支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和学术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是使之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熟悉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而更根本的问题是教师应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解决这个问题非一日之功。在现有的条件下,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对工作卓有成效教师的奖励。否则,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教师队伍,将无法承担起21世纪压在我们肩上的重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jingjilw/4929.html


上一篇: 浅析退耕还林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加强木材检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