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如何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人力资源: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②建立高效的多方位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单纯依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多方位的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企业传统上主要采用薪资激励的手段,这虽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准也有所改变,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技术性人才,仅靠物质激励手段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充分结合,对企业员工实施全方位的激励。(1)建立以目标实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把激励方式的重点放到如何体现企业员工自身价值上,建立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成就感、以目标实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能动性。(2)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模式,分配制度应以企业效益为中心,以岗定薪为原则,把员工的责、权、利结合在一起,制定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工资福利报酬标准和制度。

③ 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培养复合型人才。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科学地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状况的影响,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的规划,确保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的形势,深入分析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对目前的人力资源制度进行一系列的创新,造就一大批具有高技术素质的懂管理、精技术、通外语、善商务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

2、 加强执行力,整体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局面

执行力差是企业的最大内耗,不仅会消耗企业的大量人才、财力,还会错过机会,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局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解决。(1)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企业组织结构是反映企业内部分工与协作、部门划分与职责范同、决策权限与组织边界的构成体系,它的先进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信息传递与沟通效率的高低。通过信息的传递与沟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执行中分清战略的条条框框,用这种自上而下的合力使企业执行更顺畅。因此,建立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2)强化标准化的过程管理能力。将执行目标层层分解,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使执行者有一个参考系和对照标准。① 制定管理制度要更加严谨,杜绝相互矛盾,避免员工执行时无所适从。②精细化管理要常抓不懈,对制度的执行,要坚持始终、不断完善。③流程的设计要更加合理,更具针对性和可能性,以利于流程的有效执行。④对岗位工作的分解和汇总,要有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形成机制,要从人管人,向制度管人、流程管人的方向进步。(3)对员工职业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更有效地取得员工的认同。(4)营造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提高企业凝聚力,极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三、结束语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不仅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内涵,是一项长期的课题,为此就要将强制性的制度升华到文化层面,使员工普遍认知、认可、接受以达到自觉自发自动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其行为,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四、参考文献

[1] 安应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包国宪,毛义臣.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的差异化激励[J] 商业时代[J],2004,(8).

[3] 李英庆.企业如何留住核心员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3).

[4] 王建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 姚裕群.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renliziyuanlw/1451.html


上一篇:浅谈安全型班组创建
下一篇: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