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2)
当代人文教育、人文修养的根本目的,也是\"成人\"教育,但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更加强调教育在\"成\"人中的作用,要\"成人\"必须受教育。康德说过:\"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教育的功能,一是教人懂事(知识),二是教人做事(能力、知识的应用),三是教人做人(如何做人,为何做人)。最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是第三个功能。
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是什么,\"成人\"教育到底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即21世纪应培养什么样的人?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中国召开了\"21世纪人才素质理论研讨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标准:①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⑥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⑦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以上是当代社会成人标准,做人的标准,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7条中有5条是强调人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即非智力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身上都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提出的情商教育理论,强调了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情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就只有20%归功于智商,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即情商。如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情商高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占优势,成功的机会也大。情商高的人,是健康的人;健康的人,也是情商高的人。情商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一个人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光有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或了解一般的道德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日常的道德实践,把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此,必须加强人文教育、人文修养。学校的任务既要教学生懂事、做事,更要教学生做人。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
三、综上所述,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做人教育,人文素养的本质就是做人的素养。一个人能不能成人、成才,一方面取决于外在教育,如家庭、学校、社会,一方面取决于内在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修炼。《矛盾论》告诉我们,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有两方面,即内因和外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因此青年学生要成人、成才,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创造良好的条件,更重要的要靠自己的努力,靠内因的作用。主要应从立志、勤奋、实践、惜时四方面努力。
1.立志
立志是成才的动力。\"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和意志。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便会朝气蓬勃,勇往直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社会使命,志向就是取决于责任和使命。三四十年代的青年人志向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他们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志向是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主动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当代大学生立志,就是志在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科学文化高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文学家、艺术家,将来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杰出的贡献。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立志是成功的起点。即使一个智力超常的人,如果没有志向,必然是一个平平庸庸、无所作为的人;\"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只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才能摆脱平庸的生活,在成才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2.勤奋
勤奋是成才的源泉。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杰出人才,成功的秘诀主要靠两个字:勤奋。在前进的道路上,有鲜花盛开的大道,也有布满荆棘、陷阱的泥潭。困难、曲折、厄运可能会接踵而至,经常纠缠身旁,只有靠勤奋、靠奋斗去战胜它。要知道,困难、曲折是人生之师,逆境、厄运是最好的大学。
只要勤奋努力,自强不息,就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固然人的智商和天赋是有差别的,但这并不是能否成才的决定因素,成才的决定因素是艰苦的劳动。智商平常的人,经过勤奋学习,仍然能焕发出璀璨的智慧之光,成为杰出的人才。
读书、学习是十分艰苦的事情。特别是自己不喜爱的学科和课程,学起来更吃力,这就要有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知识在于积累,只要勤奋,只要下功夫,坚持不懈,总会有收获。21世纪的高层次人才应是博学多才的人,精通两门外语的人。然而他首先必须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历史知识使人有洞察力,心理知识使人有承受力,文学知识使人广博,哲学知识使人深邃,音乐、舞蹈知识使人活泼,外语使人走向世界。实践证明,脑越用越好,越用越聪明,如同刀越磨越亮,不磨便生锈一样。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renwenjiaoyulw/28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