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9-04-27   |  所属分类:特殊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启示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启示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局限性;批判继承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是却无不显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与学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并找到一些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缺失的知识。

  一、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中国古代普遍实行宗法制度,这种制度以血缘为纽带。在这个制度中传统的族长就是整个族人的大家长,在此基础上就会形成伦理方面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调德育至上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奴隶社会的出现而形成的。在中华民族的封建社会时期,意识形态领域中儒家思想总是独树一帜,几乎每朝每代的帝王将相都将道德教育作为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核心内容。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出适应当时阶级统治需要的人才以便更好地维护阶级统治。夏时期称之为校,殷商时期被称作庠,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人明白伦理道德。可见早在夏商时期便出现了道德教育。三纲五常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更好地适应和无条件地服从阶级社会的剥削。

  (二)注重修身为本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也是有志之士追求高尚人格、追求个人美好精神境界的历史。从儒家的五常开始注重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宋明理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①这就是重视修身的典例,强调顺应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消除个人的欲望,而所谓天理,便是“天赋王权”,言下之意便是,在尊重王权的前提下消除个人的私欲。此外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修身为首,强调自我修养,从而达到吾日三省吾身的境界,培养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这些君子忠于封建君主专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固。

  (三)多种途径教育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校”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用来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它的作用主要就是官方用来进行祭祀或者举办一些礼仪活动的场所。而到了殷商时代它的称呼换成“庠”,被古人定义为学校或者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至先秦时期,被统治者分为两类,分别为“国学”与“乡学”,其中国学主要是为天子或者诸侯所设立的学习场所,而乡学则为普通的地方学校。到了魏晋时期设置了太学,专门为一些王公贵族授课。封建社会分为不同的等级,一些官宦贵族的子女都在自己家中的私塾读书,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能在地方的学校进行学习。但是家庭教育也是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例子,不仅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体现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四)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都强调爱国的重要性。诗词歌赋中少不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他们描绘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发出赞叹,他们伤感着民族危亡,期待着祖国兴盛,歌颂战争的胜利,歌颂着将士的英勇。他们把爱国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通过一首首诗歌表达出来。古代的爱国主义通常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爱国是狭义的爱国。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往往显露着一定的盲目性。

  二、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传统社会发展缓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便,加上科学技术不发达,使得传统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灌输轻实践

  从古至今理论灌输法就是教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中国古代主要表现为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加上古代授课时内容比较固定,会限制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使得课堂上教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缺少能动性,缺少活力。古代的理论灌输与现在的灌输不同,传统的理论灌输缺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缺少实践,变得孤立片面。再者,理论灌输法要求教育者具备专业的知识体系,以及对历史、现实的完美结合,可见古代的教育者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过度灌输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知行不一。

  (二)重私德轻公德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个人品德的发展,以修身为本。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一个人只有先修身成为大家眼中的君子,才能去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族,去用君子之道治理好一个国家乃至天下。这种道德的思考方式片面重视个人品德的发展,却忽视了对公德的教育,使得统治阶级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发展国家的方法,将国家的前途命运都寄托在所谓的君子身上,却不去想是不是这个社会的体制出了问题。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可能会使得整个学校整个家族整个社会都去过分关注某一个“君子”,这样便会使得这个“君子”失去自己发展的方向,迷失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对个人的过分关注会导致对社会环境治理的缺失,忽视了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重规范轻人格

  中国古代所指的人格与现在有所不同,古代所谓的人格指人们的权利以及自由。中国古代社会重视用规范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这种规范虽然在当时的背景下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效果,但也存在种种压抑、束缚人性的方面。首先古代女子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对古代女性极大的禁锢。这种规范是为了让女子保持贞节,却忽视了女性的自由与权利。再者,我国传统社会重视道德教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某一些时候,只有男性才有机会去学习,去参加科举考试,去成为君子报效祖国;而女性要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思想,使得女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一)思想政治教育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应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的过程就是理论与之相结合的过程,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辨别是非,形成对某一事物具体的正确的认识。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辨别能力。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方法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将实事求是作为认识事物和了解事物的基本前提,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联系社会发展的状况,去探索去实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遵循着这一方法。同时也提醒了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创新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这就启示高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既要抓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将社会实践融入教学过程中,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学校、社会举办的公益活动,发挥自身的价值,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氛围,并使之渗透到课堂、渗透进学生的头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应该将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做到最大程度的统一。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法,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接受能力、思想特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社会公共道德发展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将社会公德作为自己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社会公德与个人的道德不同,它具有社会性,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要一起去遵守这一准则,社会公德的高低是判断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公德使得社会风气良好,这种社会风气的养成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将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传承下去。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却忽视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这样就使得古代的社会缺少稳定性。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多地引导社会群体发扬人文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注重对企业、组织、社会团体的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更能促进社会中每个人的道德养成。提高社会公德教育,我们首先应该做出长期的规划,社会公德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就像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样,需要做好战略性的准备。社会公德的建设更是一项较为基础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小养成,所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准则。这种准则一旦确定就应成为一种公共的行为规范,不能马虎不能含糊。另外,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还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样示范的作用,定期开展学习先进模范的工作会议,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在发现失德行为时也应第一时间提出批评,这样社会公德才会对群众产生一定的约束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现实中“立体人”的发展

  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立体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从小变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从原生家庭走入再生家庭。在这期间我们担当着不一样的角色,承担着不一样的责任,这就需要全方位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成长时期,我们所需要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不一样,那么我们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不一样,另外,就是要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才能顺应立体人的发展要求。众所周知,学校是我们从懵懂到成熟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也必须接受社会对我们的教育,去实践,去探索,去成长。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就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有机统一,但是却没有真正做到三者的有效融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定时举办企业、家庭、学校的思政小课堂,聘请一些优秀的企业骨干来学校开展小课堂,让一些优秀的学生进企业去实习去锻炼,请模范家庭教给大家家庭教育小妙招,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顺应“立体人”的发展。只有三方合力才有可能让受教育者真正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中。

  四、总结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挖掘,但是面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理性地去批判性继承,来更好地完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邓娟,孙晋,刘芳溢.论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

  [3]陈霞玲.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4]万美容.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

  [5]王惠英.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作者:田雅 唐梦霞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teshujiaoyulw/20205.html


    上一篇:公益广告的育人价值
    下一篇:参赛作文的相关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