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艺术论文投稿李白各体山水诗的艺术渊源及其对传统的发展(5)

发布时间:2016-04-07   |  所属分类:文化产业: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李白七言歌行在表现山水之美时,神话故事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审美内涵,《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远别离》诸作都是如此。从创作发生的角度来说,正是山水的崇高美震撼了诗人,其恍若有灵的巨大存在,促使诗人向神秘的传说寻找根据。如在《公无渡河》中,诗人将黄河咆哮万里的奔腾怒涛放在大禹治水这一神话传说的背景下,黄河奔腾不羁、桀骜狂暴的个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现。又如《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先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数句,表现华山峥嵘峭立、黄河怒涛奔涌的壮伟景象,笔力之雄肆于此极矣。之后由实入虚,以想象的方式再现远古时代巨灵神造山的神话:“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自然山水和神话传说互为表里,熔铸为一,形成更为丰富的审美内涵。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借由神话传说注入山水,并得到了极为具象的表现。因为神话本身就凝固了初民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的情感,它最适合于表达激荡和深沉的感情,而山水诗中的神话唤醒了读者对于山水所蕴含的神秘力量的无限想象,从而使之具备鲜明的个性。    李白对楚辞的创造性继承还表现在他取法“屈子《远游》之旨”[20](P158),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梦游山水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四句从缥缈的神话传说落笔,已经给人以“恍兮忽兮”之感,接下四句以极闳肆的夸张,将天姥的神秘、高大渲染得无与伦比。诗人梦游天姥,梦境瑰伟奇丽,出现了《九歌》式的自然万象率皆有灵的情景。忽而猛醒,不觉有人生如梦之叹,旋律转为低沉。临当结尾,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二句点出留别之意。最后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气骨峥嵘、豪气万丈的奇句结之。显然,梦境在这里有着结构全篇的重要作用。而且,与梦前―梦中―梦醒相对应,诗人的情绪也相应地经历了神往―震撼―失落三个阶段,而以“安能”二句收束全诗,真有“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的惊人效果。这种从幻境突然跌入现实的写法与屈原《离骚》中经过远游求女之后“忽临睨夫旧乡”的手法如出一辙,章法上具有跌宕多姿、变化出奇的特点。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太白诗法如李广”[6](P170),正指此种。此诗不但在精神基调和行文多变等方面和楚辞有共同之处,而且在章法和风格上“开辟纵横,变幻超忽,疾雷震霆,凄风急雨”[13](P48),极尽变化之能事,也近于楚骚。此外,在具体的山水描写上也明显地受到楚辞的影响:熊咆龙吟,列缺霹雳,洞天石扉,青冥无际,银台金阙,鸾凤成群,霓衣风马,仙人如麻,这些景象亦与楚骚相仿佛。所以《御选唐宋诗醇》论歌行出于楚骚乐府时,独推李白为“优入圣域”,言“昔人谓其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15](卷6),正是因此。

李白的歌行体山水短篇如《古有所思》,在抒写其对传说中仙境的神往时,为我们画出一幅白波连山、天风渺渺的碧海图: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游仙与山水,在两晋时本是不分的,都是诗人咏怀之具。后来山水从游仙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传统。谢灵运的山水诗,寄托的性质比较明显,所以还残存着游仙的描写,到了小谢和阴何,游仙基本绝迹于山水。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将山水和游仙重新打并,其歌行体山水如《古有所思》、《西岳云台歌送元丹丘》、《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严格来说都属于传统的游仙。无怪乎其对山水的表现具有将山水景物与神话传说融为一炉的特点。当然,游仙和山水的融合,是李白诗歌表现山水的一个普遍特色,歌行体之外,在如五古《登太白山》等其他诗作中都有体现。

李白七言歌行对山水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其所取法的传统也不一。如《横江词六首》以短歌联章,状长江风波之险恶,虽出语质直如话,而能古意盎然,可谓深得乐府本色之妙,而其壮伟之风格,则是乐府少有之境。集中还有一些形式极为自由的短歌山水,风格极为飘逸,也都体现出李白歌行体山水诗自由抒写的个性化特色。

而总的特点有二:一是充分地表现个性,二是从各自的体裁特点出发,共同体现对音乐性的追求:如五古取法二谢,而以转韵增加其声调的流动与变化;五律多飞动,能破俳偶之气,“有流行之乐”;七绝近于乐府,风格超逸,节奏轻快,最能够体现其作为抒情歌调的特征;五绝较七绝稍觉质朴,而能闲雅自在;歌行则“如天马长驱,奋迅无前”[9](P197),节奏更加以激烈。上述两方面构成李白山水诗不同于盛唐诸家的独特个性,而且对后世山水诗艺术影响深远。当然,李白各体诗歌在表现山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对传统的取法和变化是分不开的,在论述其五古与大谢体、五绝与六朝五言四句体、七绝与民歌以及歌行体与楚骚的关系时,我们注意到传统对李白创作的复杂影响。就对山水的表现而言,他对传统的取法越是广大深远,他个人创作中对山水的表现就越个性化。这应该是一个规律,后来杜甫的山水诗创作也体现了这一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enhuachanyelw/17316.html


上一篇:企业文化论文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研究
下一篇:图书管理论文包头市图书馆人员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