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管理要点(2)
5、施工时,对管线等设施的搬迁和保护应予以重视。
6、应考虑周围建筑引起的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化。这种情况会造成周边环境的破坏;
7、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工程的具体工况,制定实用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基坑工程顺利施工。
8、要注意排水沟和沉淀池要尽量原理基坑。防止造成水随围护墙裂缝倒流。
三、环境调查(建筑周边环境)。当工程通过评审,除了督促参建方严格按要求施工。还应对建筑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留存的调查数据或影像数据,必要时需到相关部门汇签确认,以免工程开工后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此时需要调查以下几项:
1、周边及地下建筑分布及类型。埋深、与基坑距离、建筑物自身情况等;
2、地下管线类型、埋深、分布等情况;
3、基坑周围道路情况,尤其当工程是地铁等类型时,还需看机动车流量;
4、地下水分布情况。包括地下水埋深、承压水头埋深、承压含水层埋深等。地下水需进行综合治理。基坑内土体疏干降水宜在开挖前一段时间进行。开挖期间也需控制地下水位。
四、墙趾注浆需在地下连续墙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可进行。该技术主要是为防止地下连续墙沉降。注浆主要为水泥、粉煤灰、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0.6:1,水泥浆液比重为1.7~1.8左右。注浆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硬地坪破除应在围护结构完成后。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下面步骤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六、硬地坪破除后需进行地下障碍物清除。否则会影响后续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这时安全管理及监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力度,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对不明管线等,需对相关单位确定后再清除。对于废弃煤气和给水管道,需将余气和水释放后方可清除。
七、现在主要采用复合地基加固来实现地基加固。复合地基加固可以充分发挥各桩型的优势,大幅度地提升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因而可取得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八、在基坑开挖前,需要进行深井点降水。这一过程实现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介绍。尤其深井点降水工艺不受土质限制,适用于在地下水丰富、基坑深、基坑占地面积大的工程中进行地下降水。
九、很多工程施工风险大,周边环境复杂,或者还可能有其他很多影响施工顺利进行的因素。因此,对应急预案的准备和应急物资的储备是很重要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抢救人员也应该进行定期演练,防止突发事件造成重大影响。安全监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安全监理工作。并审查施工方案获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要求整改。若情况严重,需要暂停施工并立即上报给有关部门。对此,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否则也应向有关部门上报。
4、总结
在越来越重视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的今天,施工管理正展现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这一部分,对一个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具有极大的正面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东. 特殊条件下的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与施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8).
[2]白红玲. 高层建筑基坑土钉墙支护技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7).
[3]李果萍.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思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5).
[4]付梦晨. 技术创新促发展行业改革谱新篇[N]. 中国信息报,2010-12-17(00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6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