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工程中对建设单位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1 建立项目设计协调程序

项目设计协调程序明确了承包商与业主之间、业主各部门之间在设计方面的关系、联络方式和报告制度。它构建了设计人员与业主之间、业主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纽带,并使得这种沟通规范化、模式化和程序化,提高了设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证了项目设计能够满足业主的要求和得到业主的反馈意见,并在出现偏差时可及时修订或纠正设计文件。

3.2 加强设计输入的控制,以保证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

为保证良好的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设计管理者首先应把好设计输入这一关。设计输入包括设计范围、工程现场的地质资料、工程测量数据、业主的要求、边界条件、技术规范标准、工程设计统一规定等。这些都是设计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在设计工作开始前要仔细检查设计输入的准确性、可行性和时效性。

3.3 阶段性支付设计费,以保证设计进度

设计管理对设计进度控制的任务是出图控制,也就是如期完成基础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工作,并提交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说明。在工程设计合同中应明确这些设计进度及设计成果交付的时间和数量,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设计合同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甲方,缺乏对设计方进度控制的约束。为了尽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设计合同中明确表示以项目设计阶段的可交付成果或里程碑作为支付设计费用的必要要求。设计管理人员应和合同管理人员一起按照合同要求严格控制设计进度。

3.4 开展设计成果的审查,以保证设计质量,节约投资

对于设计完成的各阶段的可交付成果(基础设计或详细设计),设计管理单位对可交付成果进行审查。如果设计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聘请相关有专业资质的专家参与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设计是否满足业主的要求、深度是否符合规定、采用的规范标准是否准确、设计文件是否完整。对非发生的变更,则设计变更发生越早越好。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

3.5 推行方案优化以节省投资

在满足使用功能和规范等前提下,推行方案优化是节省投资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议建设单位要求设计承包商就方案优化形成规章制度,包含激励和奖罚制度,能够挖掘设计人员的潜力,充分发挥各专业室专家的经验,保证方案的优化得以实现。

3.6灵活运用激励和奖罚制度,提高设计管理的效率

业主应在合同中明确具有吸引力的激励和奖罚条款,并且严格按照执行。不仅能够提高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提高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也相应提高了设计管理的效率。

3.7 做好设计资料管理

条件接收与发送及施工图均设置专人登记、编号以及升版管理。保证施工图电子版及时发至相关单位及现场文控,同时送交指定单位打印。

4. 结束语

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工作的合理性,而设计管理工作对于设计的合理性乃至整个工程的投资、工期、和质量控制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设计管理还未被纳入项目管理的范围中,但是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对设计管理的重视势在必行。我们也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逐步建立和完善设计管理体制,对设计管理工作进行质的改变,实现其精细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629.html


上一篇:关于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