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06   |  所属分类:医学校验: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康复护理基础上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离试验(WCST)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4周、8周后BPRS评分为(30.11±13.20)分、(23.94±6.5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6.78±13.21)分、(27.85±9.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WCST评分持续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改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的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感知觉、情感、思维以及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为症状的常见精神疾病之一,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无法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导致其回归社会存在较大困难[2]。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能够监测患者大脑状态,给予相应反馈,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本研究将康复护理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应用于我院收治的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收到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1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听力障碍;周围神经受损;伴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合并脑器质性疾病或脑部创伤史。本研究项目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观察组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25岁~57岁,平均年龄(46.88±2.39)岁;病程1年~8年,平均(4.36±1.22)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26岁~59岁,平均年龄(46.89±3.37)岁;病程1年~9年,平均(4.41±1.19)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给予2组患者齐拉西酮(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78)等抗精神药物治疗,40mg/d;连续使用2周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60~160mg/d。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干预,依据患者不同病症,对病区进行合理划分,营造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设立娱乐室、音乐厅、体育活动室等;保持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行思维、行为训练,让患者进行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训练,指导其进行手工折纸、球类运动等;向患者朗诵50~100字的短文,让其复述,由易到难做数学题或造句;每天组织患者进行广播操训练,定期组织打排球、唱歌等文娱活动,1h/次,1次/周;安排家属探望2次/周,向家属介绍患者病情;让患者注视1个移动物品,5min后让其讲述物品运动轨迹;密切观察患者服药情况,若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通知医生。观察组在康复护理基础上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具体内容如下:采用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仪[规格:BBB-1B;广州市润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治疗,让患者注意力集中、肢体放松,强度设置为10~30mA为宜,记录患者脑电波,依据脑电波显示调整动画和音乐反馈给患者,20min/次,4次/周,连续治疗8周。1.3观察指标①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从焦虑、感情抑郁障碍等方面对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周、4周、8周后的精神状况进行评分,采用0~7级评分法,总分126分,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②认知功能。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离试验(WCST)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将刺激卡置于患者前方,患者将反应卡依次放置于刺激卡下方,记录并告知患者卡片放置对或错误,本研究选择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两个指标。完成分类数为测查结束后所完成的归类数,总分6分;持续错误数指患者已知某一属性分类错误,但仍继续该属性分类,正常值≤27分,完成分类数得分越高,持续错误数得分越低,表示认知功能越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8周后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者干预前后WCST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持续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尚不明确,好发于青壮年,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患者通常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思维障碍等神经病变,无法将外界信息转化成正常心理活动,影响正常生活[3,4]。通过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抑制DA2受体,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与患者真正康复、回归正常生活还有较大的差距,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纯药物治疗远远不够,需实施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5]。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是以神经学、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刺激、调节脑电波和神经系统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进行治疗,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达到促进损伤脑细胞恢复的目的[6]。本研究将康复护理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4周、8周后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持续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康复护理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分析原因在于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学习、劳动、文娱活动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利于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进而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同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通过黏附在耳背乳突部的电极对大脑病灶部位进行刺激,能够监测患者大脑状态,依据脑电波情况给予相应反馈,使患者感受自身信息,学习有意识地运用心理过程以触发相应生理机制,进而改善认知功能。综上所述,应用康复护理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干预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帮助其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佳伟,岑慧红,林建葵,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1):14-17.

  [2]陈玉明,冯辉,庄晓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照料负担和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3):203-207.

  [3]邵岩,姚贵忠.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与长期治疗[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8,51(1):71-72.

  [4]李枫,张频,王丽俊.背景音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0):57-59.

  [5]姜建茂,陈泽群,陈泽英.强化式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6):532-534.

  [6]申变红,陶云海,王永平,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11):112-116.

  作者:蔡秋梅 俞炉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xuexiaoyanlw/21815.html


    上一篇: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
    下一篇: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模式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