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马克思主义对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11-15   |  所属分类:哲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马克思虽然没有关于生态农业思想的专门论述,但在其经典著作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为解决沙漠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沙漠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亮起“红灯”,保障农产品供给难度增加;生产成本的“地板”持续抬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业补贴逼近约束“黄线”,农村金融制约仍未突破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尚存,靠天吃饭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困境,需要通过合理的灌溉方法,强化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制定和建立资源管理措施,确保沙漠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农业;沙漠地区;农业现代化

  纵观马克思的著作,可以发现,对生态农业没有独立的专门的论述,其生态农业思想散见于其著作中,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贯穿于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深刻批判中,最初,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和重视,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石油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才开始引起广泛关注。所以,马克思虽然没有关于生态农业思想的专门论述,但在其经典著作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为解决沙漠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贯穿在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深刻批判中。其主要内涵是生态农业发展要注重自然规律,注重科技,体现人类文明。马克思指出,为了让自然界能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持续使用,就要保护自然善待自然,马克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农业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具体来讲“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深刻阐释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马克思强调,为了子孙后代持续使用,就要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块土地上,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则表明科技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的特殊作用,用有机肥、改进机械设备等科技手段作用于土地,使它们变成良田增加产量;“对直接劳作对象——土地的合理使用,不断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二者的关系向合理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提供合格、安全的食品”[4]这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中关注人类文明的体现。

  2沙漠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而农牧业这一第一产业的发展条件也随之产生重大变化。沙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环境则面临如下诸多困境。

  2.1资源环境亮起“红灯”,保障农产品供给难度增加

  近年来,沙漠地区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凸显,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水等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给沙漠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一定挑战;另一方面,农产品保障供给水平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进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的要求持续增加。此外,因为化肥、农药过渡使用带来的副作用,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带来诸多影响。

  2.2生产成本的“地板”持续抬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

  目前,农业生产向着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流通也逐步趋于跨区域、远距离的态势,再加之农业土地等价格飞涨,使农业成本逐步增加。特别是占到了总成本50%以上的人工成本和土地费用的加入,使得农民的收益空间变得更小了,而这些在以前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费用。与此同时,随着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农业生产逐步向着种粮主要满足口粮实用、农业产品发展为副业产品加工、农民兼职其他职业的趋势发展,这又使得农民生产积极性逐渐下降,而要激励广大农民种粮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的难度更在加大。

  2.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尚存,靠天吃饭问

  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几年,从不断出现的大范围自然灾害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在抗灾减灾能力、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根基是比较弱的。就沙漠地区来讲,中低产田占到三分之二以上,耕地中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区域占到一半以上。从农业基础设施的情况来看,属于欠账较多的地区。

  3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对沙漠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要明确主要目标,抓住关键环节,采取一定的综合措施。沙漠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3.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合理的灌溉方法是水利用的关键

  水资源缺乏严重阻碍了沙漠地区农业甚至其他产业的发展。灌溉是解决沙漠地区缺水这一障碍的重要手段,而就灌溉方式来讲,大水漫灌式的旧灌溉方式,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土壤的荒漠化。如使用节水灌溉这一新型灌溉方式,则可以很大程度上做到节水。目前,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最主要的难题并不是投入问题,而是田间节水设施的建设。以前人们有一误区,一谈到解决水问题时就会首先想到建大型水利工程,比如水库,水库的投资至少要几个亿。但水库建起之后,水来到农田之后,给作物浇水这一环节则是农民自己的事,在这方面政府没有相关的投入,由于农民自己对这一方面技术的匮乏,不知如何有效地给作物浇水,从而损失了大部分水,破坏了土壤。相反,将投资大型水利工程的资金的一部分用于田间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则可以解决合理灌溉问题,而且还能节约工程费用。

  3.2必须强化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我国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同样,农业科技的革命也会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为其能够对农业在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力方面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极大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从过去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走提质增效的路子。在充分评估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走向,在分析沙漠地区农业科技形势的基础上,正确制定沙漠地区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推进新的农业科技不断向纵深发展。首先,强化农业科研,突破重点研究领域,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比例,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和具体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其次,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发展生态节水农业,实施好南部山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以农业高新技术为重点的示范转化,促进农业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另外,强化农村教育,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要推进农牧民职业化,开展好新型农牧民培育专项行动,尤其要加强农牧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引导农牧民从思想认识、生产手段等多方面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3制定和建立资源管理措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立足农业持续发展,做好“减、改、保”文章,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把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减下来;抓好保护性耕作,把缺水的沙漠地区地力改良利用好;严格落实生态、耕地、水资源“红线”管控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把农业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坚决保住。此外,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措施为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提供保障。没有良好的管理,高投入是转化不成高产出的。因此,第一,要对焦农业科技革命发展的走向,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农业项目,加紧研究和制定具体规划。第二,投资方式多元化,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明确投资主体,同时积极吸引私人投资,企业注资等,加强农业科技合作。第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包括进一步完善关于森林、土地、水、水井、水计量、河溪、规划与建筑等方面的法规,对水和土地进行严格合理的规划使用,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农业资源的一种。特别是针对水资源,在其开发、分配、收费及污水处理等环节上要实现统一管理。此外可以善于引入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保护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华启和.解读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J].前沿,2009,(9):114-1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9.

  [4]李冬梅.马克思生念农业思想的当代启示[J].农业经济,2018,(12):17-18.

  [5]李广艳,逄昊.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5):34-37.

  [6]李里特.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色列节水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工程学报,1999,(9):11-15.

  [7]丁丹丹,吕文林,李明.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当代价值[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01):10-14.

  [8]孙月红,高洁.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7,(13):192-193.

  作者:李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exuelw/22352.html


    上一篇:高水准英文科技期刊编委会
    下一篇:少数民族体育宗教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