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管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17   |  所属分类:智能科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简要阐述了分布式I/O的基本原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分布式I/O在管带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管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关键词:分布式I/O;PLC技术;管带智能控制

  长距离管带因绿色环保、布置灵活、经济性优而广泛应用于工、农、矿业散料及成品的输送领域。管带输送系统距离长、设备分散,采用传统的集中式PLC控制系统成本高,网络架构复杂,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而分布式I/O具有可靠度高,易于编程组态,网络布线方便等优势,适用于长距离管带行业,采用一根通信电缆代替多根控制电缆,节约电缆及电缆通道成本,且性价比远高于类似原理的DCS控制系统。

  1分布式I/O基本原理

  分布式I/O系统是指通过以太网、总线等通信模块集成分布式I/O以及通过AS-i主站模块或连接器连接I/O。I/O站作为每个I/O系统下连接的单独子站,其中带相应通信协议的仪表(如PN等)也可以连接到一个I/O系统,作为一个I/O站。西门子PLC分布式I/O系统是指通过PROFINET、PROFIBUS或Modbus等通信模块集成分布式I/O,以及通过AS-i主站模块或连接器(例如IE/PBLink)连接I/O。I/O站就是每个I/O系统下连接的单独的子站,如所有PN仪表可以连接到一个I/O系统,每一个仪表就是一个I/O站,可实现基于以太网、DP或RS485等通信对远程不同类型的开关量、模拟量进行采集传输和控制。长距离管带可采用基于光纤的PROFIBUSDP通信的分布式I/O,远程I/O从站通过DP通信协议实现与主站间的数据交换。编程人员通过CPU主站下载程序,可同时对远程I/O从站进行组态、编程、调试及诊断。

  2案例分析与设计

  2.1案例概况

  某码头至电厂输煤工程,共采用1条5.8km管带及2条小皮带机进行运输,控制系统由西门子400系列冗余PLC+ET200M分布式远程I/O构成,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本工程主要控制设备包括管带机尾部TH2转运站:2台变频电机(与PLC采用DP通信)、照明配电箱、转运站轴流风机、速度检测等皮带保护装置、管带机沿线拉绳开关(采用DP地址编码);头部TH4转运站:干式变/高/低压配电柜、4台变频电机(与PLC采用DP通信)、减速机、布袋除尘器、空压机等;TH0转运站:2条皮带机相关控制设备,如变频电机、皮带保护装置等。整个工程控制设备繁多,若采用传统PLC控制,控制电缆、电缆通道成本将大幅增加,且网络架构复杂,系统集中控制难度加大,稳定性降低。故采用西门子400系列PLC+ET200M分布式远程I/O+WinCC上位机构成完整的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网络架构进行系统硬件设计、PLC编程及上位机组态工作。

  2.2系统设计

  上位机布置于码头TH2转运站附近,故TH2转运站作为PLC主站,以减少上位机与CPU直接通信距离;TH4转运站设置远程I/O柜1,由于I/O点数较多,柜内共2个机架。TH2主站至TH4远程I/O柜1距离约5.8km,采用铠装单模光纤通信;TH0转运站设置远程I/O柜2,至TH4转运站距离仅280m,故采用DP通信电缆连接。为提高系统安全性,本项目采用西门子400系列,CPU、通信冗余配置;根据各转运站I/O点数PLC模块清单如表1所示。

  2.3系统智能化

  控制系统采用STEP7软件编程,通过梯形图语言集中对PLC系统主从站进行编程、下载、调试,可在线诊断系统问题。PLC通过以太网模块与上位机通信,采用西门子WinCC组态软件,根据工程实际添加画面及运行参数,设置以太网IP等实现与PLC通信,通过WinCCChannelDiagnosis检测通信是否成功建立。WinCC通信检测如图2所示。通信成功后,通过点击上位机画面或调用曲线,可实现系统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将设备模拟画面和实时数据相结合,增强了输送机设备、设施数据的可视性,有效解决了长距离管带项目就地操作效率低、运维工作量大的难题。

  3结语

  本文通过实例对基于分布式I/O的管带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阐述,通过分析可知,采用远程分布式I/O方式,可大幅减少操作台、现场I/O点控制电缆的长度,同时也缩短了数字量、模拟量信号的传输路径,降低了信号的损失和衰减,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合工程实际使用,论证了远程分布式I/O在长距离管带项目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延涛.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1):121-122.

  [2]高红萍.西门子Profinet通信在电缆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设计[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9(11):3-4.

  [3]孙智宗.基于西门子PLCS7-300的自来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9(10):43-44.

  作者:舒晓媛 单位: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nenkexuelw/21491.html


    上一篇: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创新
    下一篇:节能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