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19-11-15   |  所属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本文针对现阶段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有效策略,从而提升建筑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为相关企业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人才。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策略

  [关键词]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人才培养

  1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使其在课程安排方面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职业技术的教育,而对于职业精神方面的课程在师资、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欠缺重视,即使存在这样的课程计划,在实际教学中也没有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教育,与高职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目标不符,同时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1.2职业精神教育不足目前有很多职业学校忽视职业精神培养教育课程的制定,而仅仅在教学过程中深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些院校也安排了相关选修课程内容,但是课时安排往往不足,并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论基础阶段,相关实践培训实训内容很少,难以与妆业知识进行有效衔接,从而失去其实际意义。

  1.3重视程度较低

  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都放在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而在职业精神的培养方面欠缺重视,往往将该课程交由思政教师教授,但是思政教师对于建筑类专业知识了解不足,难以将其职业精神更好的向学生诠释,也无法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有效融合,导致学生逐渐将学习中心放在专业理论上,却忽视实用性更强的职业精神的培养。

  2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策略

  2.1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关于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是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方式之一。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为整个教育工作提供目标与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学校要将两者的融合培养有效渗透于教学工作当中,并将其贯彻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长效培养制度,将该教学方式有效落实。在适当条件下,学校可以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1]。例如,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通过利用校企合作的便利性,亲身进入建筑企业进行相关调查,并与企业共同针对人才培养的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了解建筑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并结合新时期建筑领域产业调整内容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即不仅要拥有扎实稳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还要具备良好职业精神,以此为依据,可以将教学方案进行改善,使其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2.2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提升课程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关于课程体系的构建,职业学校要以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以及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创建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职业要求,通过仔细的分析将工作任务与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等灌输给学生,同时明确相关工作要求,以此为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规划,从而开展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素养的课程。例如,在通过了解建筑工程材料的岗位职责,进行学习环境的营造,并建立各种提供实践学习的空间领域比如公共学习领域作为课程设置的主体。在课程中要包括相关素养必修课比如“毛泽东思想”、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等内容,同时要有专业文化和市场关系的文化内容来增添课程的生动性与实用性。另外,在进行课程的开展时有适当将专业发展历程融入专业知识中,展现建筑专业包含的文化特色,将其文化底蕴有效呈现,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建筑知识的学习兴趣。

  2.3建设优质教师团队

  著名教育学家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传授基础课程知识,还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地影响。例如,我校对于教师团队十分重视,专门建立考评制度,通过对教师行为的奖惩管理以及监督的方式,有效的提升院校整体教师素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同时将师德的考察结果列入优秀教师评选参考标准之一,选出更多优质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校方还可通过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使他们对于市场环境以及行业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并通过这样的举措,帮助教师将建筑领域中的新思想与技术了解清楚。另外,可以引入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教师人才进行培养,可以来自于相关行业或是企业的精英,来负责兼职教师的工作,而这些教师往往学术造诣更深,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发挥积极作用[2]。

  2.4让企业文化进校园

  我校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学习优秀企业的相关管理技巧,其发展历程往往能够为学校的管理文化提供参考。例如,在实践型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的管理方式,将企业文化与教学课堂模式有机融合,进行学生课堂上企业文化氛围的创建,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环境特点,并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将教师长期的规范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从而提升他们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逐渐培养与增强工作学习中严谨、团结的职业精神,同时养成快速适应企业文化的习惯,为之后在建筑企业的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适当将建筑领域中能够运用到的理论与技术教授给学生,当他们真正进入企业中进行参观学习时,就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些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根据所学,快速适应企业文化,更好的开展工作,成为建筑领域需要的人才。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其职业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其便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快速适应企业文化,并且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职业学校在了解到当前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中存在的不足后,要结合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职业学校建筑类人才培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缪艳菲.分析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110-112.

  [2]穆晓娇.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08):90-92.

  作者:周凯 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yejiaoyulw/20892.html


    上一篇:高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