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12-13   |  所属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随着高校毛入学率的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比2018年增加了近14万人,毕业生人数超过834万。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提高毕业生综合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的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优势

  体验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即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或提供教学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体会、反思教学内容,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建构(也叫“生成”)起新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大卫·库珀在综合杜威、勒温、皮亚杰等著名教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的概念。库珀将杜威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理论推行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将学习看作是“体验—反思—抽象概括—行动实验—体验”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反思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提炼学习经验,调整认知结构,再投入实践中。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习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通过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解决新问题。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在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使教学内容从单纯讲解就业政策与法规转变为职业素养训练;教学模式从理论讲解转变为实践教学,实现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内容也更具针对性,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做好应聘前的准备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团队户外拓展训练等项目中。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模拟职场,增强学生体验;案例式教学与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与反省。第一,创设职场情境,增强学生体验。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职场情境的形式,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处理就业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创设求职模拟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学生10人一组,5人担任招聘者,5人担任求职者,一组模拟求职情境结束后,小组成员角色互换以加深学生的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解决学生求职预期与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存在错位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情境教学结束后真正参加一次现场招聘会,然后在课程教学最后分析自己参加面试的感受。第二,案例式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案例式教学法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案例式教学法,重点在于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因此,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择真实的求职案例,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对这一案例的想法,帮助学生获得自己的体验。教师也可以鼓励在校生上台讲出自己在兼职工作时的体会和感受。案例式教学法的好处在于通过“朋辈教育”的模式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教师在就业指导课上使用体验式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求职技巧与职业素养。因此,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模式的规范性,严格按照引入、体验、解决问题、反省与总结这样的流程展开。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整个体验课程中的感受与反馈,注意引导学生在课程体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即体验式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要注重教学的质量,而不是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最后,体验式教学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教师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性格互补,尽可能避免体验式教学出现冷场的情况。

  三、结语

  体验式教学法目前在公司员工培训中运用较多,通过户外拓展、情境模式等形式帮助企业员工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当前,国内部分高校也开始探索体验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作者:孟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yejiaoyulw/21020.html


    上一篇:技工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改革发展
    下一篇:职业素质本位高职体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