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电气论文范文住宅电气装置质量检测探讨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自动化: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导致城市居民住宅电气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提高居民的安全用电水平,是当前消防工作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住宅小区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本文拟从如何规范地进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测的角度,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测的实际经验,谈谈如何确保建筑工程电气线路安全。

  关键词:电气,质量检测,漏电,安全,核心期刊投稿网

  l 开展电气安全检测的必要性

  由电气引起的火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比例较高的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如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辽宁等省及京、津、沪三直辖市。而乡镇企业、集贸市场、商贸财经系统、文化娱乐场所是发生电气引发火灾的主要场所。可见,电气引起的火灾次数的上升是在经济发展, 电路线较多也容易产生漏电,同时,预防措施未及时跟上而出现的一种负面现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负面现象日趋严重而突出。

  2 漏电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其火灾危险性

  2.1漏电电流产生的原因

  家庭中能造成漏电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多是非电气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表现在:潮湿或有酸碱腐蚀性的环境中,电线明敷,设备未做保护直接安装;布线时,刀、钳、锤等损伤绝缘层;导线接头连接质量和绝缘包扎质量不符合要求,连接部件松动等不规范现象。

  (2)电气线路或设备疏于检查,因过负荷(机械、电、热负荷)、使用年限较长或污染等原因造成介质绝缘强度降低。

  (3)选用了假冒、伪劣的电气产品。

  (4)外界因素:水分浸入、挤压和鼠咬等。

  2.2漏电电流的火灾危险性

  (1)电气线路或设备绝缘损伤后,在一定的环境下,故障点会对靠近的物质(穿线金属管、电气装置金属外壳等)发生漏电,产生电弧。电弧电离的空气温度很快升至4000~10000 K,同时这些热量通过辐射形式导致周围的可燃性材料燃烧,非可燃性材料热分解,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2)还有一种情况,在潮湿环境下,当带电裸导线接触木材,泄漏电流流经它的表面纤维素时,会使木材炭化发展成火灾事故。这个实验提醒人们,电气线路未经穿管保护而通过可燃物时,是十分危险的,这种漏电的危险性存在于所有的配电系统中。一旦发生漏电,由于故障点接头太松或腐蚀等,出现高阻,造成局部过热,连接端子处产生高温或电弧,能够引燃周围可燃物质,或者烧坏电器插座、开关等,引燃木质底座。

  (3)故障电压产生后,会沿保护接零线(接地线)传导,使所有与之相连的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带有对地电压,这时就可能向邻近低电位的水暖管、煤气管等金属构件飞弧成为起火源,仅20 V的维持电压就可使电弧连续发生,引燃周围可燃物。如果是向煤气管飞弧,就可能击穿管壁,造成煤气泄漏引起火灾。这类火灾的特点是,由于电压的传导,可能造成多处起火点,火灾蔓延速度快,燃烧猛烈。

  综上可见,家庭电气火灾多的原因主要是漏电电流产生的概率大,令人防不胜防,而且往往以持续电弧的形式出现,引燃周围的可燃物。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住宅的供电保护系统在发生漏电现象时能及时切断电源,防止漏电电流或电弧持续存在。

  3 目前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

  3.1只抽查线路的绝缘值是否﹥0.5MΩ,而忽视插座中线路安装情况的检测(比如左零右相是否正确、连接是否牢固、是否缺失专用保护线等)。

  3.2在进行电气绝缘检测时。只重视相线一零线、相线一保护线间绝缘电阻值的检测,而忽视分支回路零线一保护线间绝缘值的检测。

  3.3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时,只在测试点处和避雷带处进行检测,而忽略了重复接地电阻值的检测。

  4 相应改进的检测措施:

  4.1目前,在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施工单位的安装电工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连\"左零右相\"的概念都不甚了解。另外,本人在检测中经常发现在卸下插座时,插座中的接线也随之脱出的情况:显然是因为接线不牢固所致。在很多装修工程中,施工方为图方便或者偷工减料,在插座中只连接相线与零线,不装保护线,这对使用功能不存在影响,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检测绝缘电阻时,不仅要检测线路的绝缘值,而且应检测插座接线是否符合\"左零右相\"的标准,连接是否紧固,以免由于接触不良造成发热,引起电气火灾。更要检测插座中的专用保护线是否到位,尽管装有漏电保护开关,但仍不能撤掉低压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其他保护措施。

  4.2现在的住宅电气线路一般均采用TN—C—S系统。但本人发现,由于安装电工对零线一保护线间绝缘重视不够,致使零线一保护线间绝缘值常﹤0.5MΩ。过去,我国住宅建筑中低压供压多采用TN—C系统,即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线(PE线)合一的接零系统,这种TN—C系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零线因不平衡电流的存在,正常工作时也带电压;零线断线时,设备外壳带相电压;电源线路的相线碰地时设备外壳电位升高;零线的危险电位\"蔓延\"等等。因此,近年来均采用在进线配电箱后将载流的零线(N线)和用于接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线(PE线)分开的接零系统,即TN—C—S系统,零线和保护线在进户后不再有任何电气联系。而且根据《住宅设计规范》\"除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他电源插座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按照漏电保护开关的正确接线方法,漏电保护开关的出线侧零线应和保护线绝缘。因此在检测绝缘值时,不能忽略漏电开关出线侧零线和保护线间绝缘值的检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idonghualw/3388.html


上一篇:三类用地调查方法探讨
下一篇:电气设计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