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20-04-01   |  所属分类:保险: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我国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商业养老保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本文立足于甘肃省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剖析未来十年甘肃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作为保险标的的人寿保险。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分为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和投资连结保险,这四种保险的收益都有所差异。商业养老保险营利性和高保障性,其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投保人的自主性更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相应的险种,可获得比基本保险更高的保障,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但由于具有一定营利性,商业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的是商业养老保险需要自行承担缴费义务。甘肃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较慢,与发达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发展空间广阔。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对策

  1.甘肃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从1980年中国保险业恢复开办以来,1997年甘肃省第一家寿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成立,截至到2018年初甘肃省共有102家人寿保险机构,主要有国寿、太保寿、平安寿、新华寿等保险甘肃分公司。寿险包含了养老保险业务,据占寿险计算的20%的商业养老保险,2018年甘肃省商业养老保险原保费收入约为54.64亿元,比2016年增长约21.54%,。总体体量小,2017年到2018年仅增长了1.75%。

  2.甘肃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问题

  2.1经济发展水平低使购买力低

  由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的挑战。甘肃省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4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88.39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差距逐渐扩大。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甘肃省在西部地区省份中经济增速排名落后,发展速度迟缓。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保质保量的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2保险密度、深度低,商业养老保险普及率低

  根据甘肃省的常住人口和原保费收入可得,2018年全省保险密度为1520元,较上年增加约118元,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全国保险密度为2724元,甘肃省的保险密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指标说明了甘肃省居民的保险意识并不强,保险业发展滞后,保险深度为4.8%,较上年有所下降,保险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发展速度。也直接制约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2.3保险产品种类少、创新性不强截止到2019年2月,甘肃省共有38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的养老保险种类少,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的保险业并不是很发达,保险专业人才匮乏,缺少针对本地区开发的保险品种,创新不足。

  3.甘肃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前景

  3.1甘肃省老龄人口持续增长

  截至到2018年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达263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96.9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26%,比2017年增加了10.22万人,这一数量已经标志着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现象有增长趋势。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政府财政的支持,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得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大,加上随着老年人对对自己身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已经不足以面对更好的生活水平,。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为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了持续充足的市场需求,有利于进一步刺激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

  3.2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

  商业养老保险是投保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缴纳保费获得保障,这是基于投保人自愿的原则,这就要求投保人必须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2018年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246(亿元),同比增长3.6%,整体来看,全省经济处于增长趋势,经济是往好的发展,根据过家十三五战略规划,甘肃省已经成为西部开放的桥头堡,可见在将来甘肃省的经济会有大的发展,2018年甘肃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88.39元,近五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率都在10%左右,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有利于增加对保险产品的消费支出,特别是对寿险产品的消费支出。

  3.3居民保险意识逐步增强

  保险作为舶来品,在我国发展时间较晚,改革开放恢复了保险业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四十年,保险行业发展迅速。近五年甘肃省原保费收入增长了约190亿元,增长速度非常快,足可以看出居民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商业养老保险相对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自主性更强,需要民众自己去缴费。这就需要人们充分相信保险,愿意购买保险来保障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3.4政府支持持续发力

  201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保险服务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指出统筹发展养老保险,鼓励企业建立商业养老保障计划,争取开展各种新型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2018年8月1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实施意见》这一意见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展试点养老服务,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健康保险养老为商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将对甘肃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2020年,银监会出台《关于促进银保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银行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医疗和养老保险业务,促进居民储蓄转化为养老保险对资本市场长期有效的资金。这一意见对有效促进了商业养老保险供给侧的改革和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4.甘肃省保险业发展建议对策

  4.1加快经济发展,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经济发展是基石,逐步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甘肃省经济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必须提升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从体制机制探索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完善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保险有关部门领导职工的培训,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积极引进专业的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和机构进驻甘肃、引导在甘商业保险公司开发新型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大创新力度。

  4.2加强保险的正面宣传,增强居民的保险意识

  保险从国外传入我国,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快速传播后,保险的形象并不是很好。并且,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需要打破,商业养老保险才会有长足的发展。甘肃省深居内陆,经济发展滞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对保险的接受程度低,导致人们的保险意识并不强,特别是购买养老保险的意识不够。保险有关部门和保险从业机构应重视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整个行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加强正面宣传,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

  4.3促进保险业均衡发展

  甘肃省保险业要促进各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打破地区、城乡的壁垒。应积极开拓落后地区的市场,提高落后市州和乡镇居民的收入,加强人们的保险意识,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实现商业养老保险在经营模式、产品种类、营销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化发展。总之,近几年甘肃省保险业发展迅速,原保费收入持续增长,保险需求业不断上升。相信在未来经济不断发展后,保险业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保险业不仅仅是金融业的重要产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由于各种有利政策条件,相信甘肃省保险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作者:张富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baoxianlw/21422.html


    上一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风险评估单在骨科护理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