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财务管理中ERP系统的应用(2)
四、对企业未来使用ERP系统的建议
1、加强企业对ERP的认识
企业人员尤其是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ERP不仅是一种管理软件、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思想,要想使其成功实施,必须要从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上入手,即必须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是整个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ERP系统以规范化、标准化业务流程为前提,因此,要规范ERP系统成功的应用就必须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去掉重叠多余和无效的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机构,岗位设置,从而确保企业有一个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相应的重组,实现组织扁平化、小型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对市场、客户的快速反应能力。企业在决定建设ERP系统后,要在企业内部推广ERP概念,让员工得到一定的培训,了解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统一认识只要当每个员工都清楚的知道ERP给现有工作带来的便利后,ERP在公司的推广才能水到渠成。
2、全面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实施ERP系统管理后,对财务人员角色有很大程度的改变。其中,最突出的是,财务管理的起始点由会计人员手工录入凭证变成了会计信息会在交易完成后自动产生会计凭证,使得许多原本必须由财务人员来完成的日常工作被系统所取代,财务人员无法控制原始数据的正确性,一旦原始数据出现错误,就将影响所有信息使用者。而且ERP的导入对于企业财务人员而言,也意味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从以往对数字的计量与记录,转向对信息的加工。ERP系统所取得的效益及其增值,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人员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层次性。所以ERP系统的实施需要既懂计算机又懂财务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企业应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大胆启用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部门与咨询顾问要共同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使员工能够熟练操作新的信息化系统。
3、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ERP产品
选型阶段是企业实施ERP前期工作的关键的阶段。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ERP软件,是ER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选型要考虑本企业的具体需求、实施条件、管理基础、人员素质、投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追大求全。企业在选型前一定要依据自身的条件做好前期工作,切勿贸然行事。应结合自身特点,评估一下自身的实施基础和能力,认真考察国内外众多ERP软件的成熟程度、产品的可靠性、系统的人性化程度以及软件服务商的实施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同时借鉴同行业其他实施成功企业的宝贵经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ERP产品,以达到与企业管理要求的相适应性。
4、推动ERP与预算管理的融合
遵循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思路,实现信息一次录入,多维共享。将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ERP系统集成,由ERP各业务模块提供预算编制所需要的数据。销售预算由销售模块产生;生产预算由生产计划模块产生;材料采购预算由物资采购模块产生等等。企业还可以及时根据外部状态的变化随时更新预算的编制,而预算的变化又影响ERP各种计划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系统,为管理者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企业ERP系统是有效、先进的管理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细化一些操作规范,做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相互呼应,对于形成企业经营成果的财务部门,不能是简单的数据导入,更重要的是证据的搜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而对于管理者,必须清楚ERP所带来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系统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善用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库,要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结合,起到ERP系统应有的作用,让企业在先进的技术手段中获得不可估量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于彦华.基于ERP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1.
[2]葛瑛瑛.2009.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当代经济,第8期.154-155
[3]张健.2010.加强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合理应用的措施.当代经济,第6期.122-123
[4]杜越强.EPR在我国企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7,(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aihuilw/11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