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0-04-22   |  所属分类:财会: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当前形势下,国内各本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主要采用的是纯理论教学的方法,而这一方法并不符合国家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新形势下,国内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在开展专业社会实践课程时,更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社会实践

  关键词:新形势;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改革

  一、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开展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现状

  目前,会计学专业作为高考毕业生报考率较高的专业之一,许多高校也开始大力支持会计学专业的发展,包括申报会计学本科专业、申报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申报会计学专业型硕士。但是会计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各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各本科院校为了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都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上以及课程设置方面新增了许多实践课程,例如针对大一入学的学生开设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开设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和企业管理全景综合实验课程等,以此希望培养出的学生不是只会“念书”,更重要的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处,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目前,本科院校都是通过联系校外的企业,让学生走出校门外,真正走到社会中去,走到企业中,去切身体会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当然,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条件可以一次性接收这么多的学生去社会实践,所以,此门实践课程只能采用分散实践的方式,将学生安排在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的岗位,这就使得这种实践课程并没有达到初期开设时想要的效果。

  二、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开展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本科院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也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了各种实践和实验课程,但是对于专业社会实践课程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一)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立足于在学生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通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审计等实际情况,加深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认识,并深化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求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中,还是主要基于理论教学的模式,所传授的知识主要还是基于教材的书本知识,对于实践课程并未形成系统的实践体系,这就使得学生在专业社会实践时,仍然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没有真正达到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二)缺乏实践经历丰富的指导老师。专业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完成实践环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专业指导老师解疑答惑。但是现在各本科院校的老师基本上走出了校门就又走进了校门,可能连自身都没有真正到企事业单位去体验过,缺乏对现代企业的认识,这就无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回答,甚至有可能会传递错误的观念,误导学生。因此,想要改善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专业社会实践课程,需要学校配备实践经历较丰富的指导老师。(三)专业特点导致难以实现真正的专业实践。专业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社会实践需要到企事业的会计部门去实践,但是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的重要职能部门,汇集了整个企业的许多财务数据。在市场经济时代,由于资本市场的竞争力较大,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对本企业的财务数据都会对外保密。因此,在校的学生想要到企事业的会计部门去接触公司财务数据,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到了企业,难以真正实现本专业的实践,做得更多的是一些行政和后勤工作,这就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初衷出现了偏离。

  三、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开展专业社会实践课程提出的建议

  (一)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会计学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中,对于实践教学方式需要有所改革。虽然我们的实践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学生送到校外,但是学生送出校门外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企业对于自己企业的内部数据都保持着高度的机密性。学生想要通过专业社会实践,走到企业去从事真正的财务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难以接触到企业的财务信息,难以实现真正的实习。基于这种状态和趋势,专业社会实践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1.可以尝试把企业搬到校园,学生也不再是被送到企业,到处进行分散实习。可以借助大型的信息系统,通过在线平台模拟出大中型企业的财务业务,让学生在校内也能体验到财务岗位,完成社会实践。2.跟岗实践。受会计学专业的特点所限,通过把学生安排到企业,实现会计岗位的顶岗实习并不现实。但是,通过跟岗实习的方式来开展会计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尊重企业对于内部资料的保密性,学生可以在企业里面跟随一位企业员工,通过跟岗的方式来开展社会实践课程。(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大多数本科院校都是采用联系校外企业,将学生送到企事业单位的某一部门的某一单位进行实习。这就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比较单一,只能在某一单一岗位上有所体验。而专业社会实践是对学生的整个理论知识系统进行实践,不应该局限在某一岗位上,而应该改革为多岗位体验。1.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模拟出大中型企业的信息系统,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出出纳岗位、费用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财务报表岗位等岗位,以供学生体验。这就让学生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然后体验到不同的会计岗位,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进行择业时有一个参考标准,也让我们的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得到有效的开展。2.加强与校外导师进行合作,把校外导师引进学校,引进课堂。让校外导师联合校内导师共同合作完成专业社会实践课程。不但有助于课程的开展,同时,也可以加强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合作交流。(三)实践教学考核的改革。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而且完善的本科教育的应该是综合素质较高的本科生。对于实践课程的考核,不应该拘泥于理论课程的考核形式,只注重期末考核成绩,而应该对于学生的过程表现赋予更高的权重和比例,让学生不再有“为了考试而学习”思想包袱。因此,对于实践课程,特别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的专业社会实践课程,我们在考核的过程中,不应该过分注重实践的结果,而是应该对于实践的过程赋予更高的比重,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例如,我们在开展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时候,在将大型的财务系统搬进校园的时候,在让学生体验到各个财务岗位的同时,可以在课程中间穿插一些小游戏,比如通过设置不同的组别或者团队之间的PK赛,PK赛的内容就是与他们体验到的不同的岗位的职责或者处理的业务相关,让学生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对岗位有所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PK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增加学生上台进行案例分析的环节,例如教师可以就学生体验到的财务岗位列出系列相关的分享主题,学生针对这些主题可以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且上台将他们的分析结果和想法分享出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让学生的最终成绩体现出对他们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评。

  四、专业社会实践课对校内老师提出的要求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任课教师,不仅应该在理论知识上下功夫,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时刻学习财政部出台的各种会计准则以及税务局出台的各种税务法规,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同时,也应该加强自身与校外企业的合作,能够给学生提供额外实习机会的同时,也可以和校外企业中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多次沟通和合作,这样可以向他们学习到更多,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除此以外,任课教师也应该积极争取能够走出校外进行培训 、进修的机会,以此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作者:宋满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aihuilw/21509.html


    上一篇:商业地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优化对策
    下一篇:企业财务报表合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