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城镇规划师论文发表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理念(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四)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是根本保证

  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却是很多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为私人投资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加快城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城镇建设和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型人才,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繁荣城镇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结合社区文化建设,提高进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要依法行政,搞好小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三、加快现代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路

  (一)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

  1、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功能、用地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

  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丰富小城镇的空间层次,空间层次的丰富不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而且要建立不同规模的相同性质的空间。如绿地的建设要分类别,按照服务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镇区、片区来设定;如广场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活动等不同内容。

  (二)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1、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把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之中,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等,使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进行重点保护;

  2、要处理好特色保护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的关系,使特色保护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

  3、由于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还要反映当代城镇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浓厚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小城镇风格。

  (三)突出文化内涵,彰显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是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城镇新区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

  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镇的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考验。城镇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企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不明显;城镇绿化体系不完整,公共绿地面积日益减少,园林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提高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五)大力发展小城镇颇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目前,国内对小城镇旅游产业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在一个初步探索阶段,关于小城镇旅游产业的概念,学术界也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一般都认为小城镇旅游产业只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发展因素的重要性。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内各产业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的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小城镇旅游资源吸引力,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山水景观: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地域资源。

  2、民居宗祠:其特点是建筑以宗祠、书院为主,在一个小城镇中形成古民居群,充分挖掘出古镇的文化内涵,从而吸引游客。

  3、民族民俗:突出体现小城镇地方民族风俗特色,特别是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地方小城镇旅游的吸引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278.html


上一篇:园林绿化论文发表浅析绿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下一篇:农村建设职称论文发表浅谈建设新农村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