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浅析(2)
2.4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不同乡镇间的经济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对集约度驱动力分析,可知经济因素与土地的集约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开辟各种渠道,努力提高本地的经济水平。对于山地丘陵区的乡镇,由于其土壤质地较差,可适当发展林业,使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同时根据其特殊的自然景观,可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另外,武安市矿产资源自战国时期已有开采铁矿的历史,工业比重较大,要充分发挥工业在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支撑作用。
2.5制定合理土地利用政策,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政府的方针、政策对土地集约度的提高与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如土地出让金减免与缓交、财政补贴等。根据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成果,,制定优惠措施促使企业和个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快土地运营效率。同时可以考虑根据规划分区域确定平均的容积率指标,从经济上激励用地规范土地市场建设者在规划许可的容积率范围内自觉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2.6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强化规划的约束作用
小城镇规划要以法律形式付诸实施,不能换班子就换思路、换规划。要坚决杜绝随心所欲的作法,以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规或政策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制止规划实施的随意性。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是否按规划实施纳入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乡镇年度综合工作考评的内容。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不服从规划、不按规划建设等违章建筑坚决予以查处。
3.结束语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开展土地集约利用不仅可以扩大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增强集聚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程度。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尤其在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土地集约利用是保证城镇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炳三,钱伯增,小城镇发展中节约用地问题研究叨,经济地理,2006
[3]陶志红,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8
[4]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3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