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创建绿色建筑(2)
三、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贯穿绿色建筑体系的概念。
实践证明,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能够更好地利用水、材料和土地,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改善居住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城市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许多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的方式来解决节能问题,即通过选址、规划、建筑设计的方法,从项目初期打好基础;同时,设计师通过对使用者使用要求与行为模式的分析,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满足绿色生活模式的合理空间,引导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习惯,这种设计方法对节能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从项目策划、总图规划、建筑单体方案、初步设计直至施工图设计的每一细部,从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 设备专业、建筑物理专业、景观学专业、直至环境工程专业中的每一技术细节,设计师都有从宏观阶段一路跟踪协调下来的学理必要和实践可能。
建筑本质上是人类适应气候环境条件的自然产物,绿色建筑关注建筑对不利气候的调节作用,并适当利用建筑手段削弱外界气候的不利影响,而建筑的这种调节气候的方式随气候区改变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建筑往往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舒适、健康等性能与一体,是主导节流技术的典范。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将有关复杂的生物技术 、生态技术 、人文精神 、环境与能源策略融入传统的建筑设计中的一门复杂学问。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要把握\"高度、适度、尺度\"的原则。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坚持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坚持高效发展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必须坚持健康舒适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总结:绿色建筑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可以预言,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
参考文献:
[1] GB 50378 - 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6 .
[2]]杨文悦.城市发展规划在前环保为先[J].园林,2001.
[3] 江亿 .建筑节能与生活模式[J ] .建筑学报 ,2007 (12 ) :11 - 15
[4] 张峰 .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 .建设科技 ,2008 ,6 :18 - 1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