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以青岩古镇整治为例分析公共照明技术的应用(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同时,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分区优化的优质照明配电系统,对降低配电系统能量损耗、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减少光污染具有较显著的效果。

三、青岩公共照明整治

针对青岩古镇公共照明的现状,结合上述理论,青岩古镇夜间景观照明规划设计应结合青岩古镇的特色、旅游功能定位,营造突出古镇风貌、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先进科学、节能环保的公共照明效果,满足住区公共、景观照明的要求。

3.1 照明技术应用

根据青岩古镇的实际,将公共照明对象分为道路照明,重点建筑照明,生态绿化照明,开放空间照明,地标照明等。在照明电光源上,选用目前广泛运用、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节约的节能灯和LED灯。

设计构思应保证视线走廊的畅通,在不同高度视点领略不同的古镇景观。在主要夜间旅游线路:场坝、书院街、背街、北街、平街行成环路,串联起各个景点,道路与景点相连,点与线聚集,构成点、线、面的夜间景观视觉效果。注重功能和装饰的协调,展示建筑物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轮廓线。

由于主要游览线路是由北向西进入古镇的核心游览区,西线的城市天际线将成为主要的景观,从这一角度出发,规划将四点(黑神庙、药王庙、南、北城门)、一线(古城墙)、两片(场坝和书院街)设置为重点公共照明控制区,创造丰富有序的古镇夜景天际线。沿主要游览线路的道路两旁建筑统一设置红灯笼,内置色温2700K的节能灯。对保护区内重点建筑用LED侧发光型软光带或导光管装点外轮廓,使之表现出建筑结构的美,亦将建筑物表现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LED照明灯具可以与古镇街道很好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古镇的休闲空间如路径、楼梯、休息平台、滨水地带、园艺进行照明。对于树木、花卉或低矮的灌木等软质景观,可以使运用LED隐藏式的投光灯具作为光源进行照明。对古镇需要进行空间限定和引导的场所标识与指示性照明,如道路路面的分隔显示、楼梯踏步的局部照明、紧急出口的疏散指示照明,可以使用表面亮度适当的LED埋地灯或采用电致发光牌嵌在垂直墙面的作为标识灯具。对满足一般安全性照明的巷道可用节能灯的壁装灯具照明。对于古镇外围的道路、停车场地等采用LED光源的路灯照明。

3.2 配电系统

照明电源选用市政电网供电,电源电压采用10kV,应分片区设置10KkV/0.4kV专用变压器供电,每台变压器供电半径小于800米。照明配电箱设置于不影响居民出入、不影响视线景观处,并与住区信息化系统结合,实现智能化管理控制,公共照明配电箱采用新型路灯控制器,合理控制开关时间,可自动控制照明灯具的关断。对现有公共照明线路进行改造,不同功能照明的线路分别控制,以便在后半夜关闭部分照明(关断时间可设定),有效节约电能,也可在后半夜减少亮度影响住区居民休息,便于统一管理维护。照明线路有条件的地方采用电缆埋地敷设,无法下地的采用绝缘导线穿阻燃塑料线槽(管)沿建、构筑物柱、梁、板敷设,并对塑料线槽(管)的颜色、线路走向等进行技术处理。

四、小 结:

通过对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整治规划,针对青岩镇目前杂乱无章的公共照明现状,应用现代先进、适用的照明技术和手段,结合国家大力提倡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政策,对古镇的主要街道、休闲集散广场、旅游停车场、沿街主要街景立面、具有观光价值的古建建筑轮廓、主要游览线路、公共安全疏散等公共照明进行灯光照明改造完善,对公共照明配电系统进行梳理、节能整改,对公共照明配电线路材质、敷设方式等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全省大量的民族村镇,以达到示范和推广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07).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2441号.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城市照明节能管理严格控制景观照明的通知.建城[2010]92号.建设科技

[4] 肖辉乾,张绍刚. 夜景照明的术语和定义[J].照明工程学报, 2004,(06)

[5] 王祖明, 王文蔚. 城市公共照明降压节电技术[J]. 电气时代, 2008,(05)

[6] 英开发微波灯更亮更节能[N].参考消息,2009年2月28日

[7] LED灯[J]. 百度百科.

[8] 吴守国. 21世纪的新光源[J]. 新经济杂志, 201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02.html


上一篇: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我见
下一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