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景观生态(2)
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于自然景观,更多的表现在人工的景观上。多样性表现为相互彼邻的景观应增强对比,而在整体尺度上应强调一致性,使景观趋于简洁。在建筑群体景观上,特别表现与商业建筑,追求彼此各异,形态不同,这种多样性丰富了视觉空间环境,营造了特定的各异景观。
3.3 城市景观生态改善城市景观结构的目标及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加强城市景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有如下目标:
(1)安全性: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作为疏散居民的场所,从而保证广大市民免遭不幸,这是社会目标。
(2)健康性:有两种含义,一是维护城市景观生态健康,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二是保证市民在生理上及精神上的健康。这既是生态目标又是社会目标,同时也是经济目标。因为居民的身心健康,不仅可以节约医疗保健费用,同时具有良好的身体,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3)便利性:经济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游憩的方便,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游憩不用乘公车,步行可方便地到达,这是社会的目标。
(4)舒适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以提高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并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这既是社会目标,又是生态目标。
根据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及目标,要做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原则:保护环境敏感区有利于提高城市景观异质性。
(2)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该原则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要针对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的特点,适当补充自然成分,协调城市景观结构;二是在补充自然成分中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性,避免以往园林建设中的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三是廊道、嵌块体形式多样,大小嵌块体相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多样性原则就是维持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3)持续性原则: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不仅当代人受益,而且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其中心目的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一个美丽的城市景观。城市是区域的一部分,城市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与区域的生态环境有关。城市所面临的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生态布局造成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实现城市环境与人类活动协调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以上的研究提出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以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及方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湖南教育出版社.
[2]董雅文.城市景观生态.北京:商务印书馆.
[3]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李秀珍.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5]董雅文.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及其应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09.html

